蘋果再次攪動終端市場。據媒體報道,近日,兩則來自蘋果iPad代工廠外設配件加工廠的消息露出了端倪———iPad2即將出貨,且初始備貨量已達40萬-60萬臺。與此同時,3G版iPad也有消息傳來。據了解,聯通內部人士透露,基礎的商務談判在今年早些時候已經結束,本月開始的這輪談判主要是敲定價格和銷售策略,基本屬于最后一輪談判。無論還海外市場還是國內市場,無論是國內廠商還是國外廠商,再次如臨大敵,終端市場上圍攻蘋果的戰役不停循環上演。
iPad再次攪動終端市場
一代iPad在市場上掀起的風波尚未平息。自上市以來,iPad就是市場矚目的焦點。蘋果迷們萬千寵愛,廠商們跟風模仿,一場場戰蘋果的市場大戲上演得風風火火……
iPad的影響波及各個領域。終端市場一馬當先,自iPad推出以后,摩托羅拉、三星等廠商紛紛推出平板電腦,一時間,平板電腦儼然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繼智能手機之后的又一個焦點;在智能手機市場,兼修電子書的iPad對專攻電子書的亞馬遜Kindle 3市場份額的蠶食,更是讓整個電子書市場惶恐不安;在消費市場,iPad更是如一顆炸彈,掀起了無數波瀾,市場緊俏、永遠缺貨的局面讓數以萬計的蘋果迷們苦苦等待;正品的不足,更是讓山寨市場趁機渾水摸魚,于是乎,眾多水貨iPad一夜間紛紛冒出;零配件市場也不平靜,有專家稱,iPad或將大幅提高市場對觸摸屏和內存芯片等零配件的需求,如果蘋果可以以此開創一個新的產品類別,并像此前推出的其它革命性產品一樣引發競爭對手競相效仿的話,這種需求將更加旺盛。難怪有人說,如果一款新產品帶來的影響,可以用它對全球電子價值鏈所造成沖擊的寬度與深度來衡量,那么蘋果iPad無疑是科技產業發展中上最重要的產品之一,它實際上影響到通信市場的多個領域。
如今,Wifi版iPad市場的熱潮尚未過去,3G版iPad腳步又悄悄臨近。據悉,3G版iPad剛剛通過了我國的3C認證,型號為A 1219,證書編號為2010010902426500。距離進入國內市場只差工信部認證臨門一腳的3G版iPad又將在市場上惹起怎樣的紛爭,頗惹人遐思。而二代iPad的消息更是備受關注。據媒體報道,蘋果公司向代工廠下達的iPad 2訂單量每月達到了600萬臺,這一數字要高于現有iPad每月400萬臺的訂單量。這也意味著蘋果對iPad 2代的市場需求量預期更高。iPad似乎注定是終端市場萬眾矚目的焦點。
眾廠商紛紛加入圍攻戰
無論是3G版iPad還是Wifi版iPad,無論是已經將市場攪合得天翻地覆的一代iPad還是尚未揭開神秘面紗的二代iPad,對于電腦廠商們而言,都是蘋果拋到市場上的重磅炸彈。蘋果在市場上屢創佳績,讓眾多IT巨擘們如坐針氈,紛紛出招應對,虎口奪食。
蘋果三季度財報顯示,截至今年9月30日,已售出大約750萬臺iPad平板電腦。美國投資銀行PiperJaffray分析師吉恩?蒙斯特則預計,第四季度)Pad的銷量將超過550萬臺,并給蘋果帶來超過35億美元的營收,其中12月中下旬的圣誕假日購物季更會出現銷售井噴。
蘋果的成績,對于眾廠商而言,無疑是一種巨大的誘惑。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奮起拼搏。于是,聯想、三星、宏碁等廠商紛紛發力平板電腦市場。據悉,采用A ndroid操作系統的三星平板電腦Galaxytab全球銷量已突破100萬臺,在韓國上市后日銷量更是遠超iPad,目前也已累計銷售出10萬部以上。國產電腦的“模范生”聯想集團近日也透露,集團將于近期在中國市場推出“樂Pad”平板電腦,正式加入了“類iPad”產品戰圈。另外,宏碁、戴爾、東芝、惠普等PC巨頭也相繼公布了自己的平板電腦計劃。至于山寨市場的眾多XPad,更是讓人眼花繚亂,在國內市場,HiPad、ePad、AiPad、 iiPad、iPed等山寨產品五花八門。當然,其中不少產品在細節方面進行了一定的創新,譬如,不少產品都增加了USB接口、支持大容量U盤等。
蘋果跟風潮何時能休止
有蘋果在的地方,永遠不會有寂寞。以國內市場為例,iPhone與iPad的引進,已經讓國內市場亂成一團粥。蘋果的一舉一動,不僅讓無數蘋果粉絲為之瘋狂,更牽動著各大廠商的心,甚至連各大運營商也紛紛為之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蘋果iPhone引爆市場,讓其他手機廠商紛紛群起攻之,諾基亞、摩托羅拉、聯想、三星、華為紛紛推出新品,搭載安卓、塞班等系統的智能手機相繼上市,高端市場閃耀、中端市場給力、低端市場普及,各線產品齊出。而iPad的上市,也在平板電腦市場上掀起了同樣的波瀾。不可否認,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蘋果產品的引進,在一定程度上確實促進了終端市場新品的研發,拉動了整個市場的發展,完善了3G終端產業鏈。
但問題也恰恰在此,梳理紛紛擾擾的市場亂象,我們不難看出,終端市場的發展,總是在沿著相似的道路,上演著同樣的故事。簡而言之,就是蘋果帶領,群雄后起。“挑戰蘋果”、“圍攻蘋果”、“圍剿蘋果”的聲音不絕于耳,也確實有不少廠商推出了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產品,XPhone、XPad層出不窮,但無論是產品名字,還是從產品性能,甚至是產品的市場發展之路,似乎都擺脫不了蘋果的影子。蘋果,儼然被捧上了神壇。
蘋果成功的關鍵在于不斷的創新與進步。但面對iPad與iPhone的強勢來襲,業界采用的最多應對方式就是跟風模仿,表面上平板電腦市場與智能手機群雄并起,但實質上真正能和iPad分庭抗禮的產品幾乎沒有。整個市場陷入了一片跟風困境,這不僅不利于廠商自身的發展,也不利于推動整個產業的前行。因此,力求創新、打破壟斷勢在必行。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在某種程度上,郭可尊和她的團隊是那種不信宿命的人,他們打響了以弱克強、以柔克剛的商場反攻戰。正是這樣一位足以挑戰陽剛世界的女總裁卻在12月初宣布離職。 2006年,郭可尊治下的AMD在OEM戰場上的斬獲,迫使英特爾>>>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0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