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控制權爭奪所導致的分裂危機或將暫時消除,在12月17日舉行的國美電器特別股東大會上,國美董事會從11人增至13人,黃光裕之親信鄒曉春及胞妹黃燕虹順利進入董事會。國美電器隨后向羊城晚報發來函件稱:“代表大股東的董事加入董事會,令公司未來的發展戰略能夠充分地在董事會層面建設性地討論并在決策上達成一致。”
第二次股東大會風平浪靜
在17日的特別股東大會上,三項議案全部獲得通過,其中對于將國美董事會從11人擴大為13人的動議,贊成票率高達97.74%;而對于鄒曉春和黃燕虹出任執行董事和非執行董事的兩項動議,通過率則為93.28%和92.74%,相比而言略低。對此,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這是因為有股東對這兩人行業經驗及能力仍持質疑態度,不過,大股東本身及二股東貝恩資本、國美經營層應當是一致投出了贊成票。事實上,這一高票通過的結果在會前就顯得毫無懸念,自從國美控制權爭奪雙方在國慶節后達成“和解”協議后,國美董事會擴容和黃光裕代言人進入董事會即是雙方“和解”的核心內容。
與9月28日召開的第一次特別股東大會劍拔弩張相比,上周末舉行的第二次股東大會可謂風平浪靜。黃光裕一方代理人王永峰表示,隨著鄒、黃二人順利進入董事會,創始股東將繼續讓國美托管非上市門店。
而在一封發給媒體的“表態函”中,新任執行董事鄒曉春說:“創始股東將通過一切可行的途徑,和董事會成員積極洽商,盡可能地本著不分拆母集團的方向,來解決業已存在的阻礙企業發展的問題。”國美電器“一分為二”的風險暫時得以解除。
陳曉:“這就是我想要的結果”
不過,陳曉以時間沖突為由,沒能出席當天“一團和氣”的特別股東大會,這是否會成其逐漸脫離國美的一個“拐點”令外界頗多猜測。
新晉國美執行董事鄒曉春表示,將參與國美日常經營,國美最佳的公司治理方案應是在創始股東的“參與及指導”下,保證公司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和業務的快速發展,加強公司治理,保障全體股東利益的一種平衡。“至于董事長陳曉的去留,新的董事會將會協調解決。”鄒曉春更稱“相信良好的公司治理絕對不是排擠大股東在董事會的合理席位和權力”,他與黃燕虹的加入“是董事會的部分成員在逐步回歸理智選擇的結果,也是推動國美今后更快、更好地向前發展的重要一步”。
不過,國美管理層方面則稱,目前鄒曉春并沒有競選國美董事長的計劃。而陳曉透露目前在北京開會,并對股東大會結果首次進行了表態,“與我們的預期沒有兩樣,這就是我想要的結果!”對于鄒曉春的具體職務安排,陳曉表示“靜待公司公告”。他否認了目前正在修改國美5年規劃的說法。
從雙方的發言當中不難發現,國美控制權的爭奪并未因“和解”停歇,暗戰仍在繼續。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2010年谷歌十大失誤:Chrome OS爭議 網絡電視受阻
2010年期間,谷歌也推出了一些沒有取得市場成功甚至受到強烈批評的產品,如其Buzz服務就被外界指責為有泄露用戶隱私信息之嫌。在外部收購活動事宜上,Groupon拒絕了谷歌的收購請求。 美國知名IT雜志《eWeek》網絡版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鄒曉春黃燕虹進入董事會 國美解除分拆警報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0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