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科技融入自然”、“建設綠色園區”、“堅持低碳和綠色經濟”……打開中關村軟件園的官方網站,可以發現“綠”字成為園區簡介的“高頻詞”。而走入中關村軟件園后會發現,在各具特色的樓宇之間充滿“綠色”。這里樹木蔥郁,綠草如茵,讓人覺得中關村軟件園更像是一個生態公園,讓疲憊于大城市喧囂的人們欣賞到它的生態之魅。
據了解,中關村軟件園有近60%的綠化率,南靠北大生物城,西接東北旺苗圃,與頤和園、西山景區相伴,在環境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客觀條件。
更重要的是,中關村軟件園從建園伊始,便將“讓科技融入自然”作為發展宗旨。在中關村軟件園的發展理念中,保持園區優美的環境,降低能源消耗,始終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中關村軟件園因為出色的軟、硬件實力,吸引一批大型企業先后入駐。中關村軟件園已站在國家及北京市發展軟件產業戰略的高度,科學規劃,統籌建設,已發展成為展示中國高科技產業的重要窗口。
堅持進駐高新企業
翻開進駐中關村軟件園的企業名錄,漢王、亞信、IBM、文思創新、軟通動力、曙光、信威通信等知名高科技企業赫然在列。它們清一色地屬于高新技術服務企業,這并不是一個巧合,而是中關村軟件園“有意”而為之。
據了解,中關村軟件園多年來一直堅持專業化運營。在入園企業中,全部從事軟件產業各個環節的研發類企業。這使得園區企業的產業形態都是綠色微能耗。這些企業具有高端、高效、高輻射,微能耗、零污染的綠色低碳產業特征,從根本上保證了園區綠色發展的軟環境。
目前,園區內外市政道路及周邊綠化隔離帶、中心綠地園林景觀工程已基本完成。園區內建成先進便捷的技術商務支持平臺,如高速光纖網絡系統和衛星廣播電視接收系統, 1000平方米的國家A級中心機房, 視頻會議系統、一卡通系統、監控系統等,形成了北京較大的無線網絡覆蓋示范區之一。軟件園還建有較完善的配套服務設施,如國際軟件大廈、信息中心和孵化器等,總投資累計達25億元。
另外,園區總體規劃設計采用“浮島”式理念,體現出軟件園區應有的自然、舒展、賦予想象的空間意境。一個以田園風光為基調、以賦予軟件研發者創意的靈動空間為特色的新一代產業園區生動展現出來。
據統計,整個園區容積率0.48,綠化率近60%,累計實現綠化面積37.3萬平方米。軟件研發區內每一個“浮島”均由某一軟件研發企業所獨有,周圍輔以綠化,為研發機構創造了自然、寧靜、賞心悅目的研發環境,并已成為首都科技旅游的示范園區。
瞄向綠色產業示范園
為形成保持園區優美的環境,降低能源消耗,在建設之初,中關村軟件園就采用了多種先進的節能環保新技術,應用于園區的供電、供暖、制冷、供水等各方面的基礎設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中關村軟件園總經理劉克峰說,中關村軟件園在精心打造優美的自然生態綠色環境的同時,還采用多項節能環保技術,構建綠色樓宇,如信息中心的供熱采用先進的地源熱泵技術,有效減少了天然氣的消耗;冰蓄冷與余熱回收技術在園區也得到應用,節電效果明顯;園區采用小區中水系統為公共場所提供沖洗水并用來澆灌綠地花草,并在部分公共配套設施上設置了有效收集屋面雨水裝置,有效提高了水利用率,減少了市政供水量。
目前,園區正進行二期開發建設,空間規模將得到進一步擴大,二期建設完成后,軟件園總占地面積約2.74平方公里,可容納約400-500家企業。二期即將入駐的企業均為行業領軍企業、中國軟件百強、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全國服務外包十大領軍企業等,如聯想、騰訊、百度、東軟等。
劉克峰表示,中關村軟件園將進一步吸收一期建設綠色、生態、低碳科技園區經驗,繼續將低碳和綠色經濟作為園區建設重要理念,廣泛采用新技術、新能源和新材料,積極響應政府關于“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號召,把中關村軟件園建設成為首都綠色產業發展的示范性園區和實踐“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發展理念的先行園區,力爭早日成為產值千億元的高科技專業園區,推動實現經濟的綠色增長。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隨著iPad的熱賣,電子雜志人氣急升。目前,國內訂閱電子雜志的平臺有龍源期刊網、悅讀網和讀覽天下,記者采訪了在廣州的讀覽天下。運營讀覽天下的華閱數碼公司總裁陳遲告訴記者,近幾個月來,電子雜志的下載量都在迅>>>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1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