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杭州。
窗外暴雨如注。晦暗的天色與間歇性的閃電,讓浙江省太陽能行業協會秘書長辦公室在一片昏暗與瞬間高亮的狀態中來回切換,一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與協會秘書長沈福鑫討論的主題:光伏產業的急速起落。
沈福鑫起身開燈,室內瞬間亮堂起來。“國內多晶硅現貨價格目前已回升至73美元,從目前的情勢看,光伏業正在復蘇。如果不出特別的意外,接下來的一輪產業擴張會比2008年那次更厲害。”
按照沈福鑫的預計,到2012年,浙江省光伏業產值將達到2000億元。而在這雄心勃勃的規劃目標背后,光伏業似乎正在回復往日的激情——民營企業資本潮涌而進,夢想著在這個如日初升的行業中獲得高額回報。
與上一次行業極速擴張不同的是,經歷過行業亂象和殘酷洗禮的企業,如今多了一份謹慎與理性:新加入行業的企業開始評估市場前景、自身技術水準、實力規模、風險評估和控制;進一步擴張的企業則謹慎試探;曾被無情淘汰出局的企業,短期內不再有重新加入的計劃。
理性和謹慎或許可以規避經營風險,但光伏業“兩頭在外”的行業特性所蘊含的風險,僅靠企業層面的理性與謹慎,并不能完全控制。
在新一輪行業發展周期中,抗風險能力較弱的民營光伏企業,急需來自政策層面的系統性支持。而在浙江已經開始啟動的政策嘗試,是否會為全國光伏行業提供一份切實可行的樣本?《每日經濟新聞》對此展開了調查。
浙江光伏業正走出谷底
“浙江省光伏企業的數量在100家上下。和江蘇省不同,浙江的光伏企業規模較小、數量眾多,與政府的關系不像江蘇那樣密切。”沈福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這里面有兩個原因:一是浙江省民間資本實力強大,民營企業之間信息共享的情況比較普遍,一有商機,圈內企業就紛紛切入,與政府之間的互動不足;二是江蘇省有獨特的 “尚德模式”,并以之為藍本形成了一定的示范效應。
據記者了解,國內光伏企業主要集中在江浙兩省,其中江蘇光伏企業的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一半,浙江約占1/4,剩余的市場份額由江西、河北、山東等省瓜分。
事實上在2008年那場光伏盛宴中,浙江省切入光伏業的民營企業總數遠超如今百家左右的規模。因規模小、技術能力不足、缺乏完整產業鏈,在隨后的金融危機中光伏企業遭遇重創,以至數量銳減。
據沈福鑫介紹,在光伏業工業生產總值超過全縣總比一半的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極盛期兩硅(晶硅和有機硅)企業總數量達到57家。在金融危機期間,這些企業中有近一半企業倒閉,如今只剩下30家,其中有十數家是晶硅和光伏中游配套企業。
“不過如果你現在去開化縣硅電子專業園,會發現他們都忙不過來。可以這么說,隨著國際市場需求的復蘇,去年金融危機對開化縣光伏業的不利影響正在消除。而整個浙江省的光伏產業也正在走出谷底。”
開化光伏企業有望增20家
9月3日。衢州市開化縣。晴。35攝氏度。
在開化縣光伏企業的聚集地硅電子專業園,該縣主管園區招商工作的招商局副局長谷聲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從去年底開始,這里的光伏企業“很紅火”,目前縣里正在談一些光伏企業入駐項目,到今年年底光伏企業數量很可能會再增加20家。據記者從沈福鑫處了解到的信息,在浙江省光伏產業鏈中,開化縣涉足的主要是上游的硅原料生產加工和光伏產業鏈中游的配套業務。
“今年的勢頭很好。”開化縣晶島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雷曙光向記者證實,2009年金融危機對該縣光伏企業的影響正在消除,“目前公司業務情況不錯,有些訂單我們還來不及生產。”雷曙光的公司3年前由向半導體電子行業供應有機硅轉成向光伏業提供用于提煉太陽能級晶硅的硅片供應商,目前月產量為50萬片硅片,出貨量規模約等于11MW/年,算是開化縣較大的硅片生產商。
而據谷聲介紹,今年由于光伏業形勢不錯,省內外很多民營企業都準備加入淘金,甚至連房地產公司都表達了這方面的意愿。“不過新加入企業大部分都有冶煉和有機硅行業背景,跨行業的現象并不多。”
谷聲還表示,該縣光伏業今年追加投資和確立新項目的企業數量也較多,如浙江嘉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今年3月投資2.48億元的光伏電子項目生產車間已經完工,年產25MW太陽能電池片的生產線也已進入調試階段。 上一頁1 2 下一頁進入論壇>>
(責任編輯:佳節)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 如果你對網站有好的建議請點擊網站建議發表你的建議。
推薦閱讀
PremierMissionCritical的定價將取決于需要微軟參與的程度以及每個客戶的具體需求。 精彩推薦 9月6日消息,微軟服務部宣布面向企業客戶推出Premier Mission Critical服務,以強化對客戶關鍵業務應用的支持服務,滿足>>>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4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