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三年建設,1月21日由長虹集團投建的國內首條42英寸以上新型平板顯示面板生產線——虹歐等離子面板生產線正式宣布全面量產,這意味著長虹等離子的產能從原來的108萬片提高到216萬片進入全面量產階段。
然而長虹并沒有停止在等離子面板領域擴張的步伐,長虹集團董事長趙勇當天宣布,虹歐還將在一期工程基礎上進行新一輪的擴能增量工程,其等離子面板產能將提高到300萬片,這意味著長虹將成為全球前三的等離子面板制造商。
與此同時,為了提高等離子面板的產能和整機生產效率,長虹還將在虹歐等離子面板工廠中建設長虹電視整機生產線,來達到無縫鏈接到一體化制造。
在2010年進行擴產的顯然不只長虹,2010年1月松下尼崎第三工廠也正式量產,加上此前的第一、第二工廠松下等離子面板的年產能已經提升到1200萬片。
由于成本快速下降,2009年全球大尺寸平板電視的競爭中,液晶電視明顯占據上風,先鋒、日立等等離子面板巨頭先后退出,等離子陣營陷入了被動。然而短暫調整后,隨著松下、長虹等等離子巨頭在3D、全高清、超薄等新技術上的突破,2009年第三季度開始全球等離子電視出貨量明顯復蘇,而2010年液晶面板開始供不應求,給等離子面板巨頭創造了擴張的機會。
等離子擴能潮
對于長虹來說,掌握八面取等離子面板技術顯然只是第一步,對于彩電年產能超過1000萬臺,正在快速從CRT電視向平板電視升級的長虹來說,216萬片的等離子面板產能顯然是不夠的。
市場調查機構Display search大中華區副總裁謝勤益表示,“全球等離子面板的競爭已經進入寡頭階段,松下、三星、LG電子等擁有500萬片以上的年產能,要想真正掌握等離子面板的成本優勢,虹歐的等離子項目還需要繼續擴能。
松下電器的等離子面板生產線今年1月將投產,到2012年僅僅第三工廠的產能將提高到1000萬片以上,領軍企業的擴產顯示出對等離子產業的信心,而作為國內等離子面板的領軍企業,長虹顯然也希望借助行業回暖取得突破。
即便是曾將等離子電視弱化的三星、LG也開始重新發布等離子電視新品,三星電子中國總部彩電產品營銷部長李明旭表示,“等離子電視作為平板電視的重要分支,三星在這塊將繼續保持一定比例的投入,包括研發和銷售。”
等離子面板巨頭的擴產顯然與行業環境的變化有關,從2009年第三季度全球等離子電視出貨量開始了明顯的復蘇態勢,Display search的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全球等離子電視的復合增長率達到了11.2%,而中國市場復合增長率更達到23%,到2011年全球等離子電視銷量有望達到2620萬臺,而中國市場則突破370萬臺。
日本電子信息技術產業協會的統計資料也顯示,日本等離子產量同比增長28.5%,而在美國市場等離子電視依然是42英寸以上電視的首選,而松下等離子電視預計2010年增長將達到10%。
從2009年元旦和1月底銷售情況來看,等離子電視的銷售正進入增長通道,在2010年元旦三天假期中,松下等離子全國銷量達到了8萬臺,而長虹歐寶麗等離子電視銷量也大幅上升50%。
等離子電視擴能的同時,2010年初液晶面板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
謝勤益告訴記者,“未來兩年將是液晶電視高速增長的最后兩年,在2012年后液晶電視的增長率將下降到20%以下,而且在韓、臺高世代線結束固定資產折舊后,液晶面板的價格將比目前下降30%-40%,這意味著新投資的這些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將面臨著虧損的危險。”
這意味著未來兩年國內的液晶電視廠家還將面臨液晶面板缺貨和面板價格上漲的壓力,為了保證出貨量,目前已經有TCL、康佳等企業向長虹預訂了等離子面板的定單。
三大等離子群
在長虹、松下、三星等等離子面板巨頭紛紛擴能的同時,中國的等離子面板產業鏈也在逐步完善,三大等離子產業群的格局正在形成。
據記者了解,在中國目前至少有三大等離子產業群正在如火如荼的打造之中,其中包括LG、松下、熊貓分別在華東地區的等離子產業群;日立與安徽鑫昊在華中合作的年產150萬片42英寸等離子面板的生產線;西部地區則有長虹的虹歐等離子產業群。
值得關注的是,這三大產業群基本都是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從屏到整機的全面啟動,與近年來中國液晶電視產業過度重視后端而缺失前端的戰略截然不同。
記者了解到,早期在中國市場等離子電視在與液晶的競爭中處于下風,主要是因為當時掌握等離子核心技術的幾大巨頭當初對于技術合作的心態過于保守,使得中國彩電企業在難以看到希望后不得已而轉投了液晶陣營。
然而這一情況從2009年開始已經發生變化,等離子陣營成員的心態越來越開放,相互合作的力度明顯加大,長虹的等離子產業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發展起來的。
與此同時,全球平板顯示產業也已呈現出向中國內地轉移的趨勢,近兩年越來越多的等離子產業各環節配套的企業不斷向華東和華中兩地集中。
記者了解到,今年初等離子協會原本只有長虹、松下、三星、華顯、海信等幾家理事單位。但是看到等離子產業鏈率先實現本土化,南京金視顯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新亞洲機電工程有限公司、河北東旭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綿陽艾薩斯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相繼加入。
等離子產業的領軍企業為了與液晶陣營競爭,還不斷通過研發修正等離子電視以往的技術短板,3D等離子電視的出現讓等離子進入了技術快速升級期。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微軟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或者克服。但是第一步必須確定是哪些重要問題。我們來看看需要微軟盡快操作處理的問題。 2010年微軟出師不利。目前微軟還在面對著IE零天漏洞的各種批評,即將面世的Windows>>>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等離子咸魚翻生 三大等離子產業群格局形成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5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