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創新獎
獲獎理由
國際商業機器(中國)有限公司
在“創新無所不在”的理念指引下,IBM 始終以超前的技術,出色的管理和獨樹一幟的產品引領信息產業的發展,幫助海量的中型企業成長壯大。正在研發的智能技術將被應用到幾乎所有的行業、各種產品,從而構建一個“智慧的地球”。
如果要評選本世紀最佳的產業創新公司,IBM一定榜上有名——它以“壯士斷腕”的勇氣賣掉PC部門,成功實現了從傳統意義上的制造業公司到全球最大的服務型公司的轉型。這種轉型亦體現在IBM的企業公民理念中,它選擇用提供服務方案而非簡單的“開支票”來履行社會責任。
近年來,IBM在全球推行“智慧的地球”戰略,旨在使用先進信息技術改善商業運作和公共服務。IBM企業公民的理念及實踐特點也與此同出一轍:即以IBM的頂尖技術產品和全面解決方案為基礎,通過具備一流專業技術員工們的服務,為社區公益事業做出務實的貢獻。“企業全球志愿服務隊”就是這一理念催生的產物。
始于2008年的“企業全球志愿服務隊”是IBM總裁彭明盛宣布的“全球公民一攬子計劃”的一部分,目的是在培養員工領導技能的同時,幫助解決新興市場面臨的社會和經濟挑戰。
2009年4月,成都市迎來了IBM在中國的第一支志愿者服務隊,9位IBM的志愿者分別來自美國、愛爾蘭、德國、荷蘭、澳大利亞、印度和馬來西亞。抵達成都前,志愿者已用三個月時間了解有關中國和四川成都的背景資料、制定工作內容等,在成都的一個月中,他們與當地合作伙伴一起共同開展工作,工作的重點是IT服務外包、現代物流建設和中小企業技能提升。
IBM大中華區公眾事業合作部總經理郭維德在接受CBN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這個活動是以志愿服務為名的,但員工是帶薪的,IBM將之看做企業公民投資的一部分。“IBM員工離開工作崗位一個月是一件很大的事情,需要其他同事分擔他的工作。表面看來是一個人參加志愿服務,實際上背后可能有10個人在支持他。”郭維德說。
2009年,IBM共向中國派來了6支志愿者服務隊,分別在成都、綿陽、西安、沈陽等地針對各地情況提供相應服務內容。
在IBM公司里流傳的一個關于志愿者服務隊的故事是:派去沈陽的一名志愿者,幫助當地的環保局解決了他們內部管理和信息架構的問題,環保局的國際辦主任還特地給他寫了一封表揚信,這位老外拿著一份中文表揚信就回國了。
雖然郭維德并不認為企業公民投資能夠給IBM帶來直接的收益,但從長遠來看,這種收益事實上是很明顯的。IBM認為,在當今日益融為一體的全球經濟中,最成功的領導人將是所謂的“全球公民”——能夠了解各種不同背景和觀點的人并有效地與他們進行合作。“全球企業服務志愿隊”項目也正是契合了IBM對人才的這種需求,員工參與該計劃之后將擁有非常難得的全球視野。
郭維德表示,參加志愿隊的員工本來就是IBM最優秀員工之一,IBM希望通過這個項目讓他們成為未來的全球一個領導者。
“全球志愿服務隊”計劃被稱為是一項充滿智慧的創舉,最終實現了公司、員工和社會的三贏。麥肯錫的一項研究指出,IBM的“全球志愿服務隊”計劃大幅提升了參與者的領導技能;提高了他們的文化智慧、全球意識和對IBM的奉獻精神。
由于每位參加計劃的員工回到工作崗位之后都要提交一份關于當地情況的評估報告,這也使IBM獲得了應對新興市場的知識和技能。麥肯錫的研究還指出,在最近的一次評估中,幾乎所有參與者都認為參加志愿隊提升了他們繼續留在IBM的意愿。
雖然IBM對中國教育的捐助額已經高達15.6億人民幣,但郭維德并不認為“開支票”是履行社會責任最好的方式,而且IBM已經很長時間沒有進行過以開支票或捐贈物品為內容的公益活動了,“把IBM的技術和人才這兩種優勢結合起來為社會做貢獻,比簡單開一張支票要難得多,而且更有意義,”郭維德說。
IBM總裁彭明盛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是IBM 與生俱來的DNA的一部分。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之下,IBM成為跨國公司中最早成立專門負責企業社會責任部門和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公司之一。從6年前開始,IBM在發布年度財務報告同時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年度報告。郭維德表示,在IBM內部,這兩個報告的意義是平行的。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在英特爾公司,從總裁到普通員工好像從來沒有把履行CSR看作一件多么“崇高”的事情。他們認為,企業責任就是大家日常的工作。就像很多追求偉大的公司一樣,企業社會責任已內化到英特爾戰略中,即使是在經濟低迷時也不>>>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IBM:以“智慧地球”引領企業社會責任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7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