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消息,英國《金融時報》專欄對微軟剛剛發布的業績報告做了點評,對其未來并不看好。
專欄文章稱,鑒于納斯達克指數最近一路飆升,科技股投資者最不想要的可能就是一盆冷水。但微軟(Microsoft)上周四就給他們潑了這么一盆冷水:這家軟件集團宣布,上市24年來首次出現全年銷售收入下滑。微軟的數據較華爾街已經頗為悲觀的第四財季預測還低10億多美元。上周五,科技類股繼續全線下跌,微軟擴大了盤后交易中8%的跌幅。
該文分析,來自英特爾(Intel)、高通(Qualcomm)和三星(Samsung)等公司的樂觀業績,曾激起了人們對科技行業將引領經濟復蘇的希望。實際上,隨著硬件公司補充枯竭的庫存,零部件制造商似乎確實已從需求上升中受益。但微軟疲弱的表現和蒼白的預期令人擔憂。它們預示著,最終用戶信息科技(IT)支出的復蘇仍然非常遙遠。
文章還指出,并非微軟所有的問題都可以歸咎于廣泛的經濟。其中一些問題源自于技術變革,其它一些問題源自微軟自身未能開發出相應產品,以對抗日益強大的競爭對手。谷歌(Google)贏得了搜索戰;微軟與雅虎(Yahoo)假設的搜索交易充其量只是一項防御措施。
與此同時,微軟的核心軟件業務正面臨威脅。在最高端領域,該公司面臨來自蘋果(Apple)的壓力。作為取代基于Windows的電腦,Mac已成為越來越具吸引力的選擇。在低端領域,大多采用價格低廉、利潤率不高的Windows版本的上網本,占據了個人電腦銷售的11%。
最后,該文綜述認為,如果復蘇來臨,Windows 7和最近發布的搜索引擎Bing等新產品可能會幫助微軟踏上增長之路。然而,目前微軟股價的預期市盈率為14倍,約為5年平均水平的一半,因此微軟一枝獨秀的局面似乎已成過去。(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張近東閃電出手收購深陷虧損泥潭的日本公司,多少還是讓人頗感意外。因為按蘇寧既定規劃,他們要到今年底才會在香港開出第一家門店。但現在蘇寧還沒在香港立足,就已經先把手伸向了日本。 行業景象真可謂冰火兩重天。>>>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微軟壟斷地位已成明日黃花?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1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