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消息,據《福布斯》網站報道,英特爾終于被歐洲反壟斷部門的怒火灼傷。由姿態強硬的反壟斷專員尼利·科羅斯(Neelie Kroes)率領的歐盟競爭委員會以阻撓競爭對手AMD市場競爭為由,對英特爾處以11億歐元(約15億美元)的罰款,創下反壟斷罰款最高記錄。英特爾已經表示強烈反對歐盟的裁決,承諾將對該裁決提起上訴。但是,對于擁有足夠現金儲備的英特爾來說,這筆罰款并不足以對英特爾構成重大損害。顯然,歐盟此舉是為了迫使英特爾停止其商業做法。
歐盟委員會也裁定英特爾“立即停止其非法行為”,并表示英特爾曾“從事非法的反競爭行為,試圖把競爭對手從x86中央處理器(CPU)市場中排除出去。”在利潤率不斷受到擠壓的芯片制造業,商業做法的改變必將影響英特爾的營收狀況。
英特爾的首席執行官保羅·歐德寧(Paul S. Otellini)在歐盟處罰決定出臺后,迅速發布了一份聲明,表示“強烈反對”該裁決,并稱將提起上訴。他說:“我們相信這是個錯誤的裁決。它無視微處理器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的現實。這個市場的技術創新不斷持續,產品性能不斷提高,而價格則在不斷下降。”
歐盟委員會似乎是在迫使英特爾停止向戴爾、宏碁和惠普等個人電腦制造商提供回扣,促使這些制造商使用其芯片的做法。歐盟委員會表示,英特爾長期以來一直在從事“兩種違法行為”,所以,結合向企業提供回扣的做法,英特爾企圖阻止或延遲AMD芯片PC的發布。該委員會稱,這迫使“用戶和終端用戶只能選擇別的產品。”目前尚不清楚歐盟委員會是否會促使英特爾停止在全球這樣做,還是僅僅限于歐洲。
英特爾只是歐盟委員會推翻其商業做法的美國科技巨頭之一。微軟曾因對個人電腦市場的壟斷,與科羅斯發生過摩擦,最后被迫與競爭對手分享互用性信息,最近還因將IE同Windows捆綁銷售而遭到科羅斯的批評。2004年,科羅斯還向微軟開出6.5億美元的罰單,以懲罰其市場壟斷行為。
英特爾一案與微軟并不相同,因為歐盟委員會支持英特爾的競爭對手AMD,但卻沒有支持眾多軟件開發人員的權利。AMD曾在2000年提起過起訴。歐盟委員會還在以更為間接的方式為消費者找回公道,畢竟芯片和計算機的價格這幾年來已經下降了很多。Clifford Chance反壟斷律師托馬斯·維杰(Thomas Vinje)表示:“較低的價格對消費者來說是好事情,但有時候低價策略會被占據市場主導地位的企業所利用,會影響市場競爭結構,限制AMD這樣的企業的競爭能力。所以長遠來看,這對消費者來說是不利的。”
2007年,在啟動有關調查后6年,歐盟委員會首先以濫用市場主導地位對英特爾提起訴訟。2008年,歐盟委員會指責英特爾向一家大型零售商提供回扣以確保其獨家供應芯片。2008年8月,英特爾歐洲運營部門的負責人克里斯蒂安·莫拉萊斯(Christian Morales)告訴《福布斯》稱,“英特爾將與有關部門繼續合作,并致力解決這個問題,直到歐盟委員會能夠認識到這個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
維杰表示,盡管英特爾已經決定將就歐盟的裁決提起上訴,但英特爾很難取得成功。歐盟初審法院是負責下一階段上訴程序的法院,本身就對壟斷企業的回扣行為持嚴厲的態度。維杰說:“如果在英特爾上訴的過程中,歐盟委員會輕松勝出,我絲毫不會感到驚訝。”微軟曾放棄在歐洲初審法院上訴,而是選擇向歐洲最高上訴法院-歐洲法院直接提起上述。
維杰還表示,諸如英特爾和微軟這樣的市場壟斷企業在不久的將來采取更為謹慎的前進步伐。這是因為美國主要壟斷監管機構司法部近來在反壟斷標準上與歐盟委員會步調更加一致,而以前這兩個部門總是在這些問題上有嚴重分歧。維杰對此表示:“對于微軟和英特爾這樣的企業來說,這是一場巨大的風暴。”(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早前曾有媒體報道Sun與IBM交易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在此份委托書中,IBM的名稱并未出現于其中,而只是將其描述為“A方”,文中顯示,最初“A方”同意以每股10美元的現金收購Sun,但后來因擔憂監管問題而多次調低收購>>>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福布斯:英特爾上訴難獲成功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3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