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英特爾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楊敘
【IT商業新聞網訊】 (記者 李慧芳)“今后電腦的競爭是在既定的價格段內,依靠功能及工業設計的創新來贏得用戶。”4月7日下午,英特爾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敘在其北京總部舉辦的IDF媒體溝通會上如是說。在談到目前中國PC產業如何升級時,楊敘表示,目前電腦的創新已經不再單純依靠技術升級及價格下降,而是進入了依靠功能創新及工業設計創新的新階段。 據悉,英特爾2009年信息技術峰會(IDF)即將在8日開幕。
楊敘在會上展示了一張被他稱為“英特爾風箏”的“三心并舉,兩翼齊飛的戰略規劃圖。“三心指的是“創新、信心、愛心”,兩翼指的是“農村發展、產業升級”。
楊敘解釋道,“兩翼就是英特爾中國未來的兩大重點戰略,專注農村和產業升級。”
PC產業升級要差異化創新
楊敘指出,在產業升級方面,有兩大方面,一個是嵌入式的興起。另外是第二代互聯網帶來的服務變革,這將帶來諸多創新。
楊敘在談到中國PC產業升級話題時指出,“十幾年前,產業面臨的挑戰是最新的技術在不同的價格段誕生。而現在面臨的挑戰則是,整個價格段都透明了,產業需要做的是研發出具有更多功能和更好工藝設計的產品、增值的產品。” “PC產業差異化創新至關重要。否則PC產業的發展就遇到瓶頸。今后的競爭,一定是在差異化、持續的競爭。任何價格段都是靠功能和工業設計來差異化。”
楊敘還指出,“產業要積極創新,甚至是新的創新模式,比如服務模式,運營商推出來的上網本,之前在智能手機上面無法實現的,可能就在上網本上面。還有云端計算等等方式,都是一些非常有創意的服務模式。”
“十幾年前,電腦在中國馬上要爆發,一些有技術儲備的公司開始跳進來做電腦,這個時候電腦的創新主要靠技術驅動,價格也隨之下降”,楊敘說,“現在的挑戰是,價格段已經很透明,1999元以上每個價格段都有很多產品,但大家不會產生眼睛一亮的感覺,不是用戶不喜歡創新,而是大多產品沒有差異化,所以電腦要依靠功能及工業設計上的創新來吸引用戶,而以前主要依靠最新的處理器技術。”
在電腦出現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是在“摩爾定律”的驅動下,處理器性能不斷提高,而價格不斷下降,這使得消費者有不斷的升級自己的電腦的動力,同時,價格的下降讓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接觸到電腦。但最近幾年,電腦的價格已經下降到相當低的水平,處理器的性能提升速度也放緩,PC廠商性能及價格兩大競爭法寶逐漸失效,電腦功能及工業設計方面的創新成了吸引用戶購買的主要因素,比如有3G功能的上網本,蘋果公司的Macbook Air、戴爾公司的超薄筆記本Adamo等。
電腦下鄉:摸著石頭過河
“我們一直在思考,IT技術究竟能夠扮演哪些角色?于是我們確定了農村戰略和產業升級戰略。”
早在2009年初,英特爾專門成立了農村工作辦公室。而在今年3月17日,英特爾發布了電腦下鄉戰略。楊敘當時透露,對于農村信息化和電腦下鄉,英特爾的整體戰略是“一個模式、一套體系、一支隊伍”,三“一”并舉,以信息技術推動新農村建設。
楊敘坦言,“沒有秘密武器可以把電腦下鄉迎刃而解,只有摸著石頭過河。”
據楊敘介紹,一個模式是指“產品+寬帶+綜合信息服務平臺”;一套體系是指,“政府+產業+社會”,一體化運作;一支隊伍是指推動信息技術的農民技術人才隊伍。
對于英特爾發布的“策略”,楊敘說,“沒有任何一個模式是100%正確的,英特爾希望和產業鏈上面的多個合作伙伴展開探討和合作,共同致力于農村信息化建設,從而讓電腦、信息技術成為提升農民生產力的工具。”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商業周刊臺灣版昨日刊載文章《郭臺銘教你“職場出牌學”》,記錄鴻海集團掌門人郭臺銘與臺灣大學生的談話,講述自己的人才觀。郭臺銘認為,在動蕩的環境中,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好的學歷不一定能找到好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英特爾楊敘:PC產業升級差異化創新是關鍵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5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