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un卷起袖子想要大干一場之時,它最好除了IBM要約以外還擁有些別的什么。
歷史由人寫就,因此總能不斷重演。不到一年以前,在雅虎拒絕了微軟47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以后,持有320萬股雅虎股票的投資基金Ironfire Capital的總裁埃里克·杰克遜(Eric Jackson)在2008年8月1日向eWeek表示:“在與微軟的博弈中,我們高估了自己手上的牌。是的,對雅虎及其股東來說,這原本是一樁很好的交易,我們本應拿下這筆交易。”
幾位業內消息人士此前曾向eWeek透露,IBM收購Sun的交易定于4月6日,也就是今天宣布。而今天有報道稱,Sun已經在4月4日拒絕了IBM7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那么,將來Sun股東是否也會說些跟杰克遜一樣的話呢?
在微軟收購雅虎的案例中,后者的結局是:聯合創始人兼CEO楊致遠被迫在談判破裂幾個月后下臺、董事會被全面整改、股價大跌、股東最終失去耐心。
觀點分歧
而對Sun CEO喬納森·施瓦茨(Jonathan Schwartz)和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斯科特·麥克尼利(Scott McNealy)領軍的董事會來說,可能會發生的事情是,他們沒能在公司的“后褲兜”里藏上一份備用計劃。
事實上,在4月4日的Sun董事會會議上,施瓦茨陣營和麥克尼利陣營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觀點分歧,而最終的結果看來是后者贏得了這場爭論。現在,Sun董事會和施瓦茨的可信度或許已經支離破碎。
自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以來,Sun一直都在虧損,其時間跨度過長、規模過大。老一代的Unix服務器市場遭受侵蝕已有十年之久,高端工作站市場無疑也已萎縮,就連在幾年以前看起來前途光明的開源軟件業務,現在也已無法生成龐大的服務相關利潤。
雖然Sun擁有高質量的產品,但它已經滯后于數據存儲市場的曲線,相對EMC、IBM、惠普、NetApp甚至戴爾來說都已落后。戴爾進入數據存儲市場比Sun還要晚上兩年,但其在中端市場上的營收增長速度卻比Sun要快。
預計Sun當前財季還將蒙受數十億美元的虧損,因此對持有Sun股票的投資者來說,上周末的談判破裂無疑不是個好消息。
IBM約70億美元(約合每股9.40美元)的要約價格相對較低,但卻不失情理。對Sun來說,它很難付得起拒絕這一要約的代價。在IBM于3月17日公布收購要約的一天前,Sun股價跌至5美元以下;而在一天之后,Sun股價大漲將近80%,且此后仍維持漲勢,明顯表明了投資者對這樁交易的看法。
有其他要約在手?
在現在這個時候,唯一有點兒意義的揣測就是,Sun及其董事會可能還握有其他要約在手。根據eWeek在3月24日的報道,現金充足的思科有意收購Sun,惠普和甲骨文也對Sun發起了聯合要約。
不久以前,惠普和甲骨文聯手競購Sun。其中,甲骨文想要獲得Sun的軟件業務,無論是MySQL、Java、ZFS、Solaris、OpenOffice.org,還是其他任何業務;惠普則希望獲得存儲、服務器、SunRay虛擬桌面和開關等所有硬件業務。甲骨文的開價約為20億美元,惠普則開出了40億到50億美元的價格。
但是,一直都在向其他公司進行自我推銷的Sun卻表示:“不,謝謝,我們已經有了另一份要約。”當然,這份要約來自于IBM。但目前情況顯然已經變得十分糟糕,形勢急轉直下。具有諷刺意味的是,Sun自我推銷的對象也曾包括惠普在內。
到了今天,思科已可當場將Sun納入麾下,從而在集電信、政府和高性能計算以及數據中心為一體的自動化市場上取得巨大的占有率,這正是思科所想要的。
此外,甲骨文CEO、億萬富翁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也可能揮手開出幾張支票,把Sun加入到他的個人王國中去——如果他想的話。如果埃利森當初和惠普CEO馬克·赫德(Mark Hurd)聯手是因為他們原以為Sun將被IBM以過低的價格收購,那么可能還有其他一些交易將會被公之于眾。
如果沒有其他交易在手,那么不管是施瓦茨也好,還是Sun董事會乃至整個公司也好,以后的生活都將變得如同地獄。不信的話,只需問問楊致遠和他的董事會同仁就好。(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現在的聯想也許經歷著國際化道路上的顛簸與坎坷。商場如戰場,聯想現在的困難也許就在被對手擴大和利用,有些廠商不壞好意的組織策劃輿論的攻擊,三人成虎,墻倒眾人推啊!希望我們能夠理智面對一切新聞消息、和論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避免重蹈雅虎覆轍 Sun最好擁有B計劃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5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