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北京時間3月31日消息,國外媒體發表分析文章稱,微軟和蘋果都屬于最創新公司,但卻很少看到微軟的原創,而且微軟被廣泛指責為拷貝蘋果的創意。微軟被認為創新公司應歸功于其Windows操作系統對整個人類意味著創新。
這種類型的創新不一定表現出創造力,而蘋果的創新正是以其創造力區別于其它公司。
另一方面,微軟在操作系統領域是無可爭議的壟斷者,擁有88%的市場份額;蘋果在操作系統的市場份額約10%。據許多使用過蘋果操作系統的用戶表示,蘋果的操作系統要比Vista更酷,也有人建議蘋果向OEM廠商授權其操作系統,效仿微軟。下面是其原因分析:
1)為何稱微軟缺少創新?
鑒于微軟占據有絕對優勢的市場份額,你也許會認為微軟的商業運營環境應該不錯。但事實恰恰相反,微軟不斷處于巨大的內外壓力下,將耗盡微軟的創新能力。
首先,從組織內部來看,如果Windows操作系統不是人類歷史上最復雜的軟件系統,也有資格被評選為最復雜的操作系統之一。它幾乎成了一個日常生活平臺,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滿足現實生活中的無限可能性。對一家公司而言,開發和支持這一系統將是一項令人望而生畏的任務。我們不妨設想一下:需要數十億美元的預算、數以千計的開發人員、數以百計的模塊、幾十個版本、還有發布、整合、測試、代碼、文檔等等工作要做,有一個無止境的任務列表。如果你有管理一個100萬美元項目的經歷,你就會清楚,一些小小的失誤就可能導致“全軍覆沒”。想想微軟吧,盡管我們不清楚微軟是如何管理其Windows生命周期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需要保持嚴密、一致、計劃周密、執行有力的價值觀。盡管不能說這些價值觀會遏制創造力,但肯定不會激勵創造力。
其次,Windows是一款獨立于硬件的操作系統,微軟只指定最低硬件配置,這可以被視為微軟最大化其市場份額的必要因素。結果是微軟需要解決與數百個硬件升級的兼容問題。另一方面,Windows操作系統又是一款平臺,向數千家軟件公司開放其接口,將產生另外的兼容性問題。迅速發展的技術和后向兼容性將再次增加Windows面臨的挑戰,輕易給微軟帶來災難。這也是微軟要面臨的日常任務。
第三,估計Windows在全球的用戶已經超過了10億,這意味著Windows向大量用戶創建無限可能性/挑戰/風險開放,而這些用戶將包括愚鈍的、聰明的、極客、黑客、盜版者、病毒作者、熱愛Windows的人、憎惡Windows的人等等。即使微軟每年花費數十億美元用于修正缺陷,也未能逃脫用戶對其Windows安全缺陷的指責。代碼質量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是其廣大的用戶群。
總之,所有這些充斥了微軟日常工作的苛刻任務最終將決定微軟的整體運營環境和企業文化。其當務之急就是要保持穩固、仔細、積極主動、減少失誤;其次才是創新,保持其原創性和新穎。有創新固然好,但沒有創新也可以過得不錯。復制別人的創意雖然是一件可恥的事情,但對企業而言,只要合法,就意味著降低了成本。
2)為何稱蘋果更具有創新性?
乍一看,有點與CPU市場類似,英特爾控制了CPU市場,而AMD是個挑戰者。英特爾在CPU市場上獲得的絕對份額優勢戰勝了AMD,因為英特爾可以通過削減自己芯片的價格擠壓AMD的利潤。大家會認為微軟在操作系統可以照搬英特爾的做法來制約蘋果,但事實并非如此。
其中的秘密在于蘋果采取了捆綁戰略,即不允許蘋果操作系統在任何非蘋果硬件上安裝。換句話說,蘋果拒絕向公眾開放其軟件。蘋果此舉是為了避免大規模競爭及微軟遭遇的上述頭痛問題。而且,蘋果此舉還可以阻止微軟的勢力滲透,蘋果借助于其忠實的客戶建立了一個非常穩固的利基市場。
首先,蘋果通過捆綁戰略完全控制了其硬件平臺,幾乎消除了微軟遭遇的所有硬件兼容性問題,且后向性兼容問題對蘋果已不再是個問題。這將使蘋果的產品管理過程更簡潔、成本更低。
其次,蘋果已經完全控制了其產品的外觀和感覺,保持其一貫的豪華和精美的設計,可以很好地迎合其目標客戶。
第三,利潤豐厚。蘋果PC通常是同等處理能力PC價格的兩倍。
第四,蘋果擁有較小但友善的用戶群,主要以高收入和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為主,使蘋果不用象Windows那樣需要對付各種惡意行為,如蘋果用戶通常不用在其蘋果機上安裝反病毒軟件。
總之,鑒于微軟面臨更多憎恨和譴責,蘋果的運營環境遭遇的內外部壓力較小,就有精力關注豪華品牌,也就更具有創新性。(編輯:Kobe)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微軟和蘋果都被稱作是最具創造性的公司,但人們很少看到微軟的“原創”技術,許多人都譴責微軟抄襲蘋果的創意。但這種創新與創造是兩碼事,創造也是蘋果區別與其他公司的特征。 【IT商業新聞網訊】 美國知名網站今天>>>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5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