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戴爾昨天來北京,似乎是每年的例行訪問,感謝互聯網的發展,筆者沒有到戴爾來京新聞發布會的現場,卻通過視頻直播看到和聽到了戴爾來京的演講和現場部分媒體的提問。與其他IT公司的CEO沒有什么兩樣,戴爾在前面的演講中提到了信息技術創新,在筆者感興趣的媒體問答階段,媒體的問題多集中在了前段時間IBM并購Sun對于戴爾的影響、裁員、戴爾是否要并購其他的公司和在中國市場的情況等問題。但讓筆者感到意外的是,無論是戴爾本人還是媒體,竟然沒有提及戴爾對于自己直銷模式在目前經濟危機的形式下是否依然有效,未來的戴爾對于直銷模式的前景有何看法?
說到直銷模式,這兩年來無論是業內、媒體還是戴爾公司自己都已經很少提及了,這和當時戴爾處在興盛時期,提及戴爾必言直銷模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取而代之的是所謂的消費類PC產品(例如最近發布的融入了時尚設計元素的輕薄筆記本—Adamo)、虛擬化、數據中心、簡化IT,綠色、直至創新。這次戴爾來京說得最多的也就是這些了。曾幾何時,戴爾也開始熱衷于這些東西的宣講了。這里筆者要表達的意思并不是說這些東西不重要,恰恰相反的是,這些都是當今IT產業的發展趨勢。這不過戴爾宣講的這些,其他的IT廠商,包括戴爾的競爭對手也在講和做。例如時尚輕薄筆記本,蘋果、聯想早在去年就已經玩過了,虛擬化、綠色,IBM和惠普也嚷嚷了好久,其中不乏所謂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最后說到創新,恐怕人們更多地想到的是IBM、惠普和蘋果這樣的企業。要知道之前戴爾給人的感覺就是沒有創新。不過這到解釋了為何戴爾總是不是一切機會地對外聲稱自己的創新和推出一些所謂的創新類的產品。
那么戴爾究竟是不是個創新的企業呢?是,但戴爾的創新優勢不在技術和產品層面,而是它的商業模式——直銷。筆者認為,一個商業模式的創新遠比一個技術或某個產品的創新要有價值得多。不是嗎?憑借著直銷模式,戴爾在高度同質化的PC市場占據了多年全球老大的位置,其他的對手都竭力仿效,最終是無功而返。同樣在企業級的服務器市場,戴爾也曾以直銷模式,贏得價格殺手的美譽,令任何的競爭對手都感到汗顏。不過,隨著市場的變化,戴爾的直銷模式似乎不是那么鋒芒了,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在PC市場。當PC市場的增長從商用逐漸轉向消費類的時候,直銷模式的一些弊端開始顯現出來,為此戴爾的直銷模式遭受了業內的質疑,戴爾公司自己低調和淡化的形式表現出了對于自己直銷模式的不自信。針對新的市場的變化,推出新的營銷模式自然無可厚非,但戴爾應該始終記住自己的核心優勢究竟在哪里?當作為后來者(指戴爾以渠道的形式進入消費PC市場)與對手競爭的時候,戴爾的表現并非盡如人意。在渠道運作、成本控制、消費類PC的設計等方面,戴爾與對手還是存在著差距。看看戴爾在市場中的表現,以直銷模式為主的商用市場仍是戴爾收入和利潤的主要來源,即使是在經濟危機的特殊時期,戴爾在商用市場需求出現急劇下滑的時候。由此來看,戴爾的直銷模式仍然有其存在和進一步發展的必要。誰都清楚,商用PC市場的回暖是必然的事情,只是個時間的問題。
其實在戴爾來京的同時,新浪科技作了有關戴爾訪華的網上調查,在戴爾產品給你留下什么印象的選項中,41.2%用戶選擇了可隨心定制配置;29.9%的用戶選擇了穩定可靠;上述兩項都有的占了26.3%。與上述相比,選擇技術先進的僅僅占了2.6%。從這個調查可以看出,隨心定制無疑和直銷模式有很大的關系,而穩定可靠更多指的是商用PC產品。恰在創新上,并不是用戶選擇戴爾產品的理由。雖然這個調查并不能100%說明問題,但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至少證明戴爾的直銷模式和商用PC市場在市場和用戶心目中的地位。換個角度講,就是市場和用戶仍然認可戴爾的直銷模式。
既然市場和用戶仍然認可戴爾的直銷模式,那為何戴爾不把重心和關注點重新拉回到直銷模式上來呢?多多研究和分析直銷模式在新的市場形勢下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加以改進以適應目前和未來的市場變化,因為這才是戴爾的核心競爭力和優勢所在。但戴爾目前所做的別人也有,但自己疏于或者羞于做的,別人真沒有。(編輯:Kobe)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中國PC市場的價值不用再解釋,新興市場總是快些,危機后,中國的增長會更強勁。”他說,戴爾從來就不在意一天、一周的變化,而是關注長遠,“調整策略、降低成本、關心客戶”是公司目前的要務。 【IT商業新聞網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戴爾自欺欺人:CEO訪華避談直銷模式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5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