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歲末,服務于網購商城的眾多快遞公司痛并快樂著。
一方面,網購給了他們快速增長的發財機會;另一方面,經歷了“雙十一”、“雙十二”等特殊促銷時期的“快遞爆倉”風波,快遞公司在自身軟硬件素質和運營能力上的短板,讓他們高呼“狼來了”。
比快遞公司更痛苦的則是那些傳統電商平臺,以及大大小小的捆綁在這些快遞公司上干著急的賣家們。相比之下,以海爾商城為首的企業自建B2C電商平臺卻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長期積累下來的渠道優勢讓它們在這場席卷物流的“風暴”中安然度過。在如今這個電商行業三足鼎立的狀態下,企業自建B2C電商平臺的異軍突起引發了業界的思考。
整合的服務才能贏得最后勝利
作為某快遞公司區域經理曹先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為了應付這突然增長的訂單,我們臨時購置了2臺電動三輪車和4個大容量電池,增派4個臨時員工來應急,仍然無法阻止爆倉的發生,老板也冒著風雨親自上陣,一時間管理一片混亂。當看到有些網購的客戶因為快件拖延而大罵網絡商城和商家服務不到位的時候,曹先生又何嘗不想為這些合作伙伴做一點辯解,但實際上他連多說一句話的功夫都沒有。”
粗看起來,物流服務和廠家、電子商務平臺各數不同的領域,他們的經營往往有各自的策略。實際上,我們必須看到,這三方卻組成了網購消費的整個體系,任何一方服務質量的降低,無疑會打擊整個體系的商業價值,同時也損害了消費者的根本利益。
很顯然,理想的網購環境,至少應該解決這三方的整合問題,只有完美解決的中間環節,廠家、商城、物流和消費者才能獲得共贏發展的機會。
海爾商城為服務戰略轉型做出有益探索
近期,圣誕、新年、春節接踵而來,強大的物流壓力也將再次光臨網購鏈條,電商平臺又將何去何從呢?
目前有消息稱,卓越亞馬遜、京東商城、好樂買等電商都已自建物流,凡客誠品、樂淘等也陸續展開物流倉儲及物流團隊的建設,希望在即將面臨的春節等下一波網購高峰,“快遞慢送”的問題應當獲得一定程度的緩解。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傳統電商平臺在配送方面的缺失也難以在極短的時間得到根本改善。另一方面,企業自建B2C電商平臺恰恰在物流與服務方面體現出優勢,使得它們在網購市場中占得了先機。
以海爾商城為例,作為海爾集團唯一網上專賣店,海爾商城的特色在于將線上網絡商城與線下海爾專賣店的虛實結合,發揮了“營銷網”、“物流網”、“服務網”和“信息網”的優勢,做到在消費者下單購買后,通過距離最近的服務網點配送,承諾24小時之內送貨上門、安裝調試,避免了快遞送貨的種種問題。不僅如此,海爾商城還推出了成套在線設計,并加以延保服務,從售前到售后,全面保障了消費者的利益,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真正做到以用戶為本。
可以看出,目前自建物流體系已經被廣泛的應用于電商平臺,也成為它們開始向服務戰略轉型的標志。在這方面,以海爾商城為首的企業自建B2C電商平臺無疑成為業內的先行者,依托其已有在服務方面的優勢,海爾商城著力提升用戶的購物體驗,讓人們意識到,收到產品并不是網購過程的結束,而是服務階段的開始。
推薦閱讀
今年家電春節市場的熱銷效應已經爆發,國家最后一個家電刺激政策以舊換新12月31日退出后,很多消費者都瞅準了元旦這個絕佳購買時機,在剛剛過去的元旦小長假中一次性購買了所有的家電產品。與往年不同的是,此次消費>>>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用戶體驗至上 海爾商城24小時送達有承諾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27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