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服務業轉型!2005年之后,技術情結濃厚的長虹開始逐步以制造業為基礎向服務業拓展,公司更是把2009年定位為“長虹服務業元年”。長虹集團副董事長、四川長虹總經理劉體斌透露,到2013年,長虹服務產業整體銷售收入對集團收入的貢獻占比將超過30%。
制造為基礎 服務是方向
當前,很多發達國家的經濟重心正在從制造業向服務業轉變,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在大力發展服務業。在世界500強企業中,不少依靠制造業起家的公司都成功完成了向服務業的轉型,例如IBM、GE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長虹服務產業集團董事長莫文偉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印度有家公司只專注于一件事,就是給全球的跨國公司報賬,但市值卻高達200億美元。
“力爭到2013年為集團貢獻的收入比重達到30%以上。”劉體斌表示,“未來5年,長虹將從純制造業向以制造業為基礎的服務業轉型。”
記者了解到,2008年3月,長虹將原先集團內部的IT部門獨立出來,注冊成立“四川虹信軟件有限公司”,作為集團IT外包服務的第三方,服務對象也從4家長虹系上市公司、60多家長虹子公司擴展到外部市場,形成了一批以瀘州老窖、唐山軌道客車、中海油、掌上明珠、一汽大眾、綿陽政務中心為代表的跨行業優質客戶。
向服務轉型并不意味著長虹將拋棄制造業,而是向以制造業為基礎的服務業轉型。
長虹是將內部的服務職能轉化成服務資源,進行產業化,形成長虹新的經濟增長點。長虹將總部部分服務平臺職能整合,形成模擬獨立核算的4個服務中心,即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物資經營中心、市場服務中心、檢測校準中心,進行在制造業基礎之上的服務業拓展和嘗試。
莫文偉強調,發展服務業好處有三:其一,長虹可以借此彌補深處內陸腹地的先天不足,將研發和生產布局到全球。其二,更好地支撐長虹現有產業的發展。其三,服務業的投資相對比較少,低成本轉型有助于長虹進一步拉大與國內同行的距離。
服務產業化 打造新增長極
長虹的服務業以制造業為基礎,介于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之間,換句話說,是“2.5產業”。
“我們將利用制造業的經驗和基礎,全面推動在服務領域的多利潤支撐,尋找制造利潤向服務、創新等利潤的升級。”莫文偉說。在他看來,中國制造企業的服務比例僅占20%,相比國外制造業的服務在其整體業務中的占比超過80%而言,這一比例還較低,服務業在未來家電產業中存在巨大的市場空間。
長虹自己做過一個統計,8萬多名員工中,從事服務業,包括研發、售后和物流的員工占了40%~50%,但整體效率卻不高。“如果能夠把長虹內部相關主業的服務業市場化、成熟化、專業化,對長虹現有產業的發展會有很好的支撐。”莫文偉堅信。
對于發展狀況不佳的服務業務,長虹予以了淘汰;而對于另一部分發展勢頭良好的服務業務,長虹則給予積極扶持,成為主營業務的有力支撐,實現了雙贏。
長虹服務業的發展經歷了從家養,到圈養,最后再到放養,走上社會化的過程。從2009年向以制造為基礎的服務轉型開始,長虹在包括信息化、物流、售后、回收等各個環節都設立了單獨的公司,將內在的服務職能社會化,成為一種服務資源,并逐步產業化,提高附加價值,成為長虹發展新的增長級。
目前,長虹的物流、IT、售后已經基本實現向第三方提供服務的轉型。以虹信軟件為例,其業務中外部服務的比重已經超過50%,今年將突破60%。去年2月,長虹還憑借“家電制造業信息系統外包服務體系建設”獲得國家發改委首批12家信息系統外包服務試點企業的稱號。
服務產業在“千億長虹”的版圖中,將圍繞企業物流、信息化、售后服務、渠道經營、電子商務及循環經濟等生產型服務領域,夯實基礎、拼搏創新、開疆拓土,為長虹這艘航母“保駕護航”。為此,長虹內部提出一個“大服務”的概念,即服務業在長虹整個銷售收入中的比重3年內要翻一番,超過30%。莫文偉說:“服務業是輕資產,將對長虹的制造業和經營提供很好的補充。”
虛實結合 兩張“網”三把“刀”
莫文偉指出,不能把長虹服務業分裂為幾個方面孤立地去看,要強調服務產業群的概念,因為每一項服務當中都有著本質內在的聯系,應該在一起形成綜合的服務能力,這樣才能比其他服務商更具競爭力。
近年來通過整合產業集團內部的優勢資源,長虹圍繞電子商務、專賣店等兩大網絡渠道建設,已經培育起一批向服務業轉型的“排頭兵”。比如,承擔家電售后服務的快益點公司,實施信息化咨詢與軟件開發的虹信軟件公司,覆蓋三、四級城市家電連鎖專賣渠道的樂家易公司,廢舊家電回收及深加工處理的格潤公司,民生物流公司和從事電子商務的萬道商城等6家公司。長虹通過這些“排頭兵”從物流、IT、售后、回收、保稅倉庫等多方面,為內外部客戶提供一攬子完整的、獨特的、高附加值的整體解決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在渠道方面,長虹已經打造出了一個包括長虹佳華、樂家宜、萬道及各產業公司銷售平臺的覆蓋各級市場的立體渠道體系。長虹在轉型中已經織就兩張網,鍛造出“三把尖刀”。服務產業以長虹—美菱專賣店、電子商務業務為“領頭羊”,搭建線下和線上的銷售平臺,虛實結合,構成長虹的兩張渠道網絡;長虹佳華、樂家易和萬道這“三把尖刀”,將成為未來長虹銷售收入和利潤的重要貢獻者。
莫文偉告訴記者,未來,長虹將在服務業方面尋求兩個方面的突破,一是大力發展以長虹佳華為主體的IT數碼分銷業務;二是加強三、四級市場終端渠道建設,廣建長虹自己的連鎖經營店。“今年的目標是3000個,未來要達到1萬個。”莫文偉說。
推薦閱讀
【中國家電網訊】時值8月,各大企業捷報頻傳,紛紛亮出漂亮的半年“成績單”。相較之下,今年以來增長放緩、備受關注的家電業則略顯“尷尬”。 連日來,隨著各大家電上市企業中期報告發布在即,對于企業業績好壞的猜>>>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制造業為基礎 長虹集團延伸服務業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28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