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階段看,將電子商務作為產品分銷渠道成為當前我國多數家電網購平臺存在的最大意義。
就算沒有錯過電子商務的班車,也未必一定能從網絡購物上分得自己的一杯羹,這話可以用來提醒大舉進軍家電網購領域的家電制造企業、零售企業和B2C運營商們。看看近來家電市場掀起的一股電子商務風,就不難理解國內家電網購市場多方角力的競爭格局了。
但從本質上講,這僅僅是一種貨幣現象的實體反映,看似繁榮的背后很可能是全球美元過剩背景下國際資本為尋求利差而爭相涌入中國所帶來的一種虛假繁榮。這一過程中部分企業脫離產業發展實質的舉動攪亂了整個家電產品流通體系,或將加劇家電制造企業面臨的市場危機。
事實上,電子商務并不是簡單的網上銷售產品的平臺,而是一個感知、收集消費需求的工具。隨著互聯網經濟的快速發展,網絡已成為消費者購買電子產品的重要渠道。對家電業而言,網絡購物是今后電子產業發展的一種重要渠道形態,網購可以完整記錄消費者在網絡上的購物過程、需求及售后反饋,透過這些數字化的消費軌跡,網絡銷售商可以分析得出消費者的準確需求并反饋給相關制造企業優化產品,這是家電網購渠道存在的基礎意義所在。
單純將電子商務作為產品分銷渠道的想法是相當幼稚的,而從現階段看,這卻成為當前我國多數家電網購平臺存在的最大意義。
不論是傳統家電流通渠道還是新興的家電網購渠道,都是產品流通渠道多樣化的表現形式,任何渠道的本質都是向消費者輸送產品的流通通道及收集消費者個性需求的通道,任何脫離這一市場定位的企業都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流通渠道。而就目前產業發展現狀看,國內大多數家電網商仍停留在產業初級階段,基本作為簡單的“殺價平臺”存在,并未找到真正適合自身發展的成熟商業模式,更不用談及發揮產品流通渠道以及消費需求收集通道的雙重作用了。
電子商務的本質是以低成本的方式為消費者提供福利最大化的產品與服務,在這一過程中家電網購渠道必須扮演收集并迅速滿足用戶需求的紐帶作用,最終提供兼具功能性與差異性的產品與服務。家電網購企業應該是實現產業鏈整合的有效平臺,依托準確記錄并分析消費者的差異化需求,迅速整合產業鏈資源提供差異化的產品與服務,這才是家電網購企業發展的最佳途徑。
毫不夸張地講,單純停留在依靠外部融資實現發展的模式是毫無意義的,如果無法快速構建起核心競爭力并放大平臺流量以實現規模效應,以“燒錢”方式支持其發展的投資方及合作廠商將不會任由其發展下去,最終很可能陷入“融資—虧損—再融資”的惡性循環。
電子商務平臺間的競爭并非簡單的價格競爭,真正決定網購渠道競爭力的是產業鏈的整合程度。對新興的電子商務企業來講,通過自身發展戰略變革快速整合產業鏈并實現產品品類、配套服務的有效拓展是這些企業實現持續發展的有效路徑。相反,如果將提升競爭力的希望寄托在價格戰上,家電網購平臺充其量只能作為攪亂目前流通體系的棋子,隨著國際金融資本抽身離場,尚未構建起核心競爭力的家電網購企業將隨之走向衰落。
推薦閱讀
隨著國美、蘇寧等家電零售大鱷在二三線市場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以及互聯網零售渠道的興起,區域家電連鎖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也正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空調制冷大市場對區域零售企業的突圍之路進行了以下分析。 焦點>>>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帕勒咨詢羅清啟:家電網購是一種虛假繁榮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0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