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的微博上看到這么一個段子,是講一個蘋果用戶退貨理由無厘頭而獲得蘋果公司贈送iPad2的故事。說有一名男子在購買了iPad2之后迫于妻子的壓力選擇退貨,他在寄還的iPad2上附帶一張紙條,上面寫著“老婆不讓”(wifesaid no),于是蘋果公司決定把這臺iPad2送給這名男子,并附帶一張紙條,上面寫著“蘋果讓”(Applesaid yes)。
這個段子被用來形容“蘋果一直高度重視人們的退貨理由”,我在網上搜一搜,并沒有找到更多的信息源,無法判斷是不是真有其事,加上前段時間令人詬病的搞差別對待的“差價門”事件,以及再早些時候的境外購機無法在國內享受“全球聯保”的爭議,那只缺了角的蘋果還是繼續讓人又愛又恨吧,我們且把這段當段子來聽好了。
但“即便是段子也會有營養”,段子里表達的這種對于退貨理由的重視,就值得我們眾多家電企業參考和借鑒的,這是對于極致完美體驗的售后服務的追求。
在之前的相當長時間內,我們的家電企業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提供價格更具吸引力的商品,在生產環節提高效率,在銷售環節砸下更多優惠。的確,低價對價格敏感型的消費者有著巨大的誘惑力,但企業也因此忽略了對除產品本身之外軟服務的質量要求,例如有問題退換貨困難、保修期短、保修期內難保修等等問題。所以也時常有消費者就售后問題投訴至報章網絡,其實這是對品牌形象的一種慢性損耗,遇到某些重大群體性的售后問題時,這種損耗更是砸下重金的廣告費也難以美化回來的。
于是國內家電品牌也越來越重視售后的問題,服務已經成為繼價格、渠道之后,品牌商家上演激烈競爭戰的又一領域。不過家電企業也不能為了拼服務而服務,提供類似保修包換的售后服務最終目的還應該是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否則有可能會陷入新一輪的“服務”惡性戰中,一旦失去了消費者的信賴,最終也會損害企業自身利益。
推薦閱讀
如今的消費者已經愈發理性,在購買產品之前都會有針對性地搜集資料,在選購時也要對產品“望聞問切”一番,但即使這樣小心翼翼,仍難以避免買到問題產品,遇到“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產品,消費者應該如何擦亮眼睛海>>>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期待“蘋果讓”家電企業服務影響品牌形象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1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