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紅茶,被寬大的手掌緩緩盤轉。主人精神矍鑠,但眼袋似乎稍顯醒目。
12月16日,北京希爾頓飯店行政套房內,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張瑞敏對獨家專訪的本報記者說:“海爾的目標是要成為互聯網時代領先的世界名牌。”
最近幾年的張瑞敏,和以前大不一樣,不再過多牽涉合同和訂單,而是頻繁往返于世界頂級的商業學院,和加里·哈默、邁克爾·波特這些企業管理學家、跨國公司領袖會面、交流,探討公司戰略、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的變革。
過去30年,海爾是“中國制造”最成功的典范,立足于當下的技術環境與產業環境,張瑞敏希望通過閱讀、交談,獲得最豐富的參照系,為海爾描述一個清晰的未來。從經典管理學名著到新近的《Facebook效應》,他無不涉獵,他說自己還同時擁有一個“立體的”交談網絡,包括海爾員工、合作伙伴,以及業界好友。
張瑞敏說,海爾正在推動一場擁抱互聯網的革命。這場革命上承“流程再造”,下啟“三網融合”,成為海爾新的起點。
企業需要應對互聯網挑戰
《21世紀》:過去這些年,你以及海爾最重要的關注點是什么?
張瑞敏:我這幾年主要潛心于商業模式創新,也失敗了很多次,但方向沒有問題。
互聯網帶來了個性化需求,個性化需求帶來營銷的碎片化,而不是原來的營銷整體化。這給制造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特別是中國制造企業,其強項是大規模制造:為了適應個性化需求的變化,要變為大規模定制。所有流程都要改變,否則就沒辦法實現定制。
對于中國的制造型企業來說,一個產品可以制造100萬臺, 但現在的市場需求不是每個型號100萬臺,而是100個型號100萬臺,或者1000個型號100萬臺。對于現代企業來講,如何知道這1000個需求是什么?發現不了這個需求,就不能適應時代。
《21世紀》:海爾如何發現這些個性化的需求?
張瑞敏:必須和互聯網聯系起來。過去是在街上發調查問卷,問用戶要什么?這時候用戶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正如德魯克所說:在沒有被創造出來之前,需求是不存在的。蘋果的 iPad沒有開發出來的時候,誰能講得出來?
就像《Facebook效應》這本書預計的,Facebook會超越谷歌,原因在于谷歌是滿足需求,Facebook是創造需求。Facebook有超過4500萬個社區,每個社區的人,都是志同道合的,他們因此形成了關系。是個性化的,或者相對個性化的。
互聯網時代的用戶需求也是這樣。對海爾來講,就是要把無數小眾的需求,變成相對大眾的訂單。這個挑戰很大。企業自己只有依靠互聯網才能了解到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21世紀》:從定義產品、制造,到營銷、服務,這個流程是怎樣的?
張瑞敏:海爾有兩張網,虛網與實網融合。實網是海爾的強項,店面遍布全國每個縣、鄉鎮、村。有了這張網,很多國外品牌到中國來,都讓海爾做總代,比如GE家電。這張網絡后面包括營銷的網絡、物流配送的網絡、服務的網絡,售前、售中和售后都有。
挑戰比較大的是虛網,我們正在探索。現在中國的互聯網有一個功能已經做到了,就是價格優勢,與傳統的商場比,價格低,因為減少了商場的成本。像《長尾理論》中講的,互聯網時代成本可以越來越低。但是,互聯網最重要的另外一個功能,應該像《Facebook效應》說的,怎樣變成一個個的社區,把碎片化的需求聚合起來,形成一個個大的市場。
《21世紀》:你覺得這種突破是京東這樣的互聯網公司完成,還是由海爾來完成?
張瑞敏:我們會借助互聯網公司的力量,但是創意和推進,肯定需要我們自己來做。
“中國制造”需要創新
《21世紀》:在順應互聯網發展所進行的變革當中,你們有遇到哪些困難嗎?
張瑞敏:過去三十年,中國積累了全球數量最多的產業工人,規模制造的管理能力,但在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方面少有沉淀。如何順應互聯網發展是個全世界都在探索的問題,我今年10月份,與“競爭戰略之父”的邁克爾·波特、《管理大未來》的作者加里·哈默在美國進行過探討。邁克爾·波特認為中國企業把戰略與運營效應弄混淆了,運營效應是管理工具,比如六西格瑪,戰略定位是客戶定位,你的產品與服務到底聚焦哪些客戶。運營效應是企業成功的必要條件,但并不是一個充分條件,充分條件是滿足用戶需求。加里·哈默也說,他對海爾感興趣,1月份要來海爾,一起探討全世界企業都在探索的一個問題,就是企業越來越大,怎樣能越來越靈活,快速地了解和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但是,這個方面實質性突破的企業不多,特別是大企業,因為組織太龐大了。
中國企業這方面探索不多。邁克爾·波特說:“海爾我看了,也了解了。我對海爾是不擔心的,但是我非常擔心海爾在這個大環境下的創新能否成功。”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不知是在效法百思買還是一種防守反擊,蘇寧電器董事長張近東開始在內地落實雙品牌策略。 今天,蘇寧電器(002024.SZ)發布公告稱,將以35日元/股的價格認購旗下日本Laox株式會社定向發行的1.79億股股份,總投資約5.03億>>>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3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