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還是追趕惠普(Hewlett-Packard Co.)和索尼(Sony Corp.)等大公司的年輕科技企業群中的普通一員。
而目前它已是全球最大科技企業。
三星電子成立于1969年,起初是為日本企業生產黑白電視的代工廠,它的快速崛起與日本企業的戰略計劃較為相似:復制別人的東西,然后將利潤用于加快技術升級。
但三星電子目前面臨著新挑戰:保衛它的領先地位,同時努力為新市場制定技術標準。
成功故事
其他一些同樣獲得成功的韓國大企業都有相似的境遇:包括LG 電子(LG Electronics Co.)、鋼鐵生產企業浦項鋼鐵(Posco)和現代重工集團(Hyundai Heavy Industries Inc.)等公司。每家企業過去10年都獲得了巨大進步,目前日復一日都在努力擺脫過去的劣勢形象,同時建立自己在科技和市場的領先地位。

消費者體驗三星'Galaxy Tab'平板電腦LG電子將目光瞄向電視機,這種電視機可以使網絡視頻像有線電視或衛星節目一樣方便。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則計劃推出混合動力汽車,這是其進軍利潤越加豐厚的環保汽車市場的全球整體策略的一部分。
就三星電子來說,近期向平板電視顯示屏和手機市場這些高端市場進行了大量投資。此前對半導體、手機和液晶顯示器(LCD)的投資就收獲頗豐,原因是數碼廣播技術替代了模擬信號,而且智能手機和液晶電視成為人們的必需品。但三星電子知道它還得繼續創新,以保持在該領域的領先地位。
該公司最新押注于使用了先進顯示技術的顯示屏。帶有有機發光二極管的屏幕,即有機發光顯示器(OLED),具有可以發光的薄層有機材料,產生了屏幕的背光。OLED比LCD耗電少,而且比傳統LCD圖像質量更清晰,反應速度更快。
主導全球市場
三星移動顯示器公司(Samsung Mobile Display)是三星電子與姊妹公司三星SDI (Samsung SDI Co.)建立的合資企業。目前三星移動顯示器公司主導著手機OLED顯示屏市場,市場份額超過95%。三星電子的Galaxy S智能手機、臺灣宏達電(HTC Corp.)的Droid Incredible以及Evo 4G均擁有OLED顯示屏。

三星平板電視顯示器但三星的目標是為具有更大屏幕的產品生產OLED,比如平板電腦和電視;電視正成為利潤豐厚的市場。
但眼前面臨的一個巨大障礙是:大型OLED顯示器通常較為昂貴,而且在技術上很難操作。索尼今年初在日本國內市場退出了OLED電視業務,因市場對這一售價不菲、生產成本高昂的電視需求疲弱。
投資OLED技術
但這正是財力雄厚的三星希望在OLED技術上投資的原因,這將為其帶來回報。如果三星使用商業上可行的OLED技術量產電視機,那么這些電視的利潤應高于LCD電視。后者目前占全球電視市場逾50%的份額,但LCD價格大幅下降,侵蝕了利潤率。
更大的顯示屏
三星移動顯示器公司營銷副總裁Lee Woo-jong說,三星是唯一一家成功量產有源矩陣OLED顯示器的企業。有源矩陣OLED顯示器使用了薄膜晶體管開關單個像素的技術,這使分辨率更高,而且使顯示器更大。
Lee Woo-jong說,考慮到這些優點,我們預計OLED電視將在市場上獲得熱烈反響。
在使這一技術在商業上可行的競爭中,三星可能將面臨韓國同行LG的最大挑戰。
LG旗下的幾個公司去年12月收購了美國伊士曼柯達公司(Eastman Kodak Co.)的OLED業務。LG Display Co.曾于4月時表示,將投資2.23億美元擴大現有的OLED產品線,該產品線將主要為智能手機和掌上設備生產產品,目標是在2011年下半年生產OLED電視機。LG Display Co.是LG電子的姊妹公司,而且是繼三星電子之后全球第二大平板顯示器生產企業。
LG Display負責策略和營銷中心的副總裁Champ Shin說,OLED的整體產量可能要用七八年時間才能趕上LCD目前的出貨量。
但他預計消費者對OLED的興趣將在2013年上升,他估計屆時OLED電視和LCD電視的價差可能將縮小到30%左右。
大量補貼
為了確保韓國在顯示器領域穩居領先地位,韓國政府也在發揮作用。
今年5月韓國政府公布了五年計劃,政府和民間部門計劃向生產下一代LCD和大型OLED顯示器的本土設備和配件生產企業投資大約185億美元。
其他競爭可能來自日本和臺灣企業。例如,索尼繼續致力于商業上更可行的OLED電視。臺灣的友達光電計劃在2011年為移動設備量產OLED,同時計劃開發電視和平板電腦顯示器。友達光電是全球第三大平板顯示器生產企業。
但目前來看,三星電子在競爭中似乎處于不利地位。
三星移動顯示器的Lee Woo-jong說,在LCD業務中,我們很快就趕了上來,而且成為領先者,但有源矩陣OLED是與LCD完全不同的技術。由于目前沒人在這一技術上成功,當然很難成為領先企業。
推薦閱讀
在變化莫測的零售業中,制定長達10年的規劃是異想天開還是一廂情愿本周日,蘇寧向外界高調拋出一份《2011-2020新十年發展戰略》,未來10年將新開近2000門店,而網購平臺要保持年復合增長率50%,網羅1億注冊用戶,銷售>>>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三星電子:昔日代工廠 今朝大企業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3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