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思買關閉所有門店,在中國的業務走向前途未卜。昨天(2月24日),同為外資電器連鎖巨頭的萬得城宣布本周六開張其在中國的第二家門店。盡管這一時間節點早有安排,萬得城顯然在宣傳推廣方面臨時加了點“料”——昨天一早,萬得城在上海本地兩份發行量最大的都市報上打出跨版廣告,赫然寫著“過了2月22,他們退出了,我們給你定心丸”,并承諾為百思買的顧客提供售后服務。
與3個月前開張的第一家淮海路旗艦店不同,萬得城新開的是一家社區店,位于浦東。萬得城中國CEO湯旺濤向記者解釋稱,開社區店是萬得城的核心策略之一。他將淮海路旗艦店視為形象窗口,社區店則可廣泛布局,提供“本地低價保障”和優質服務。
在剛進入中國市場時,萬得城曾表示,前兩年是試驗期,未來18~24個月開設10~12家門店,之后向全國擴展,到2015年,在全國的門店數量超過100家。
湯旺濤稱,中國首家門店開張3個月以來,客流量、銷售額等經營狀況與設想完全符合。
百思買模式中國失利,人們對于同樣標榜購物體驗的萬得城也開始有所擔憂。盡管不太愿意正面評價百思買關店事件,湯旺濤反復提及萬得城的“分權模式”,暗示萬得城有信心不會重蹈百思買覆轍。
所謂“分權模式”,即指權利下放,門店店長擁有自由的采購權和定價權。萬得城認為,這一模式將使門店保持決策靈活,價格最低。
“店長可以及時調整門店的價格、產品體系,不像某些企業需要跟總部花幾個月的時間匯報請示,同時可激發員工創業式運營的熱情,吸引優秀零售人才加盟。”萬得城中國董事長兼首席策略官楊兆倫說。
如何避開重蹈百思買覆轍,湯旺濤總結了三條:對員工信任、激發員工工作熱情以及本土化。“以后萬得城中像我這樣的老外會越來越少,管理層中國本土人才會增多。”
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相比百思買低效的決策鏈,分權確實提供了極大的經營靈活性,但也很可能滋生串貨、價格體系紊亂等問題。
此前,萬得城方面稱,上海市場將是試驗區,將根據上海市場的表現決定是否進一步在華擴張。若在上海失敗,或將撤出中國。眼下,百思買撤出后留下了5家門店機會(百思買上海6家門店中,徐家匯店為其自購物業),據知情人士透露稱,五星電器和宏圖三包等多家零售企業均在積極洽商,有意接盤。
湯旺濤告訴記者,對于百思買在上海留下的門店,萬得城將考慮其中有吸引力且適合其要求的接手。
推薦閱讀
市民陸先生平時偶爾在網上購物,覺得相當便利。不過近日他卻碰到一件蹊蹺事:自己沒有下訂單,但是京東商城卻兩次送貨上門。因為是貨到付款方式,陸先生沒有付款,自己沒有收到損失,但是他卻弄不明白為何會發生這種>>>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萬得城上海開新店暗示不會重蹈百思買覆轍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5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