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北京商業領域規模最大、最權威、影響最深遠的年度評選活動,“2009年度北京十大商業品牌評選”已成功走入第五個春秋。回顧和梳理北京商業這幾年的不斷變化,我們發現,歷年入圍的品牌已成為支撐北京商業發展的中流砥柱。本欄借政府積極倡導全市商業企業加強品牌建設的契機,把這些榜樣推舉出來,與北京商界同仁一起分享他們的品牌建設之路。
談到北京之于國美,北京國美總經理宋林林把北京稱為國美電器的“大本營”。
1987年,在商業黃金地帶——珠市口,一間不足100平方米的門臉掛出了國美電器的招牌,家用電器等“大件”的普及速度及硬性需求,讓“國美”在京城乃至全國開花。
在宋林林介紹北京國美的歷史和現狀中,記者注意到了兩個詞的變化:國美最初主營“家用電器”,現在主要零售“電子消費產品”。
對此宋林林解釋,單純的家用電器已不能適應現代居民的消費要求,北京國美的經營范圍也要隨之擴展。國美要引領傳統家電和電子產品的消費潮流,經營品類更趨多樣化,更新換代快的3C等電子產品在賣場中的占比堪比家電大件。另外,一些面積許可的門店,還要向家電Shopping Mall發展,商品的出樣率增多,布局更加合理,力爭讓消費者一站式購齊。
相對于產品的豐富性,“價格水分大、總感覺被忽悠”也許是許多顧客到家電賣場購物的感受。眾所周知,常年促銷已成家電連鎖行業的慣例,產品標價與實際成交價相差懸殊,并且各種滿減、買贈等活動五花八門,買電器更像是一場討價還價的智力和體力較量。對此宋林林表示,在今年消費緊縮的特殊環境下,為拉攏客流、刺激消費,多數商業企業的促銷活動頻繁,但北京國美今年的經營一直在追求“回歸商業本質”,力求摒棄促銷噱頭,通過和廠家的大單采購、包銷、買斷等方式,爭取到更多資源,然后把這些資源通過實實在在的降價,使消費者得到實惠。
然而,一個無法回避的行業問題是,目前零售行業品牌同質化嚴重,在保證利潤的前提下,如何讓消費者得到質優價廉的商品才是有效的聚客手段。
對于破解這一難題,宋林林認為,一個公司要提升競爭力最重要的是要擁有核心競爭力,比如品牌競爭力、技術競爭力、服務競爭力、差異化競爭力等。北京國美目前正在由“量變”向“質變”轉型,不再盲目追求門店數量的增加,而是通過創新經營模式、服務水平和門店布局等,提升利潤空間、增強盈利能力,同時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明年北京國美將通過與廠商之間創新性的合作方式,給消費者更多讓利和更多實惠。”宋林林簡要透露了明年的發展計劃。他認為這才能鞏固北京國美在京城市民中的既有形象,才能體現“北京十大商業品牌”稱號對消費者的承諾。
推薦閱讀
12月30日,蘇寧電器在南京舉行媒體通報會,正式宣布收購位列香港電器零售連鎖前三甲的Citicall Retail Management Ltd.(以下簡稱“鐳射公司”),以此啟動在香港的連鎖發展,并計劃在三年內實現50家店的網絡布局,占據>>>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國美總經理宋林林:讓消費者得到真正實惠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41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