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安全,對于中國家電企業而言,到底意味著什么?
隨著我國家電發展步入成熟期,居民家庭中的家電也迎來報廢高峰期。來自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表明:近年來我國家電的年理論報廢量超過5000萬臺,且以年均20%速度在增長。預計到“十二五”末期,彩電、空調、冰箱等5類家電的年報廢量高達1.6億多臺。不過,我國目前尚未形成完善而成熟的“超齡家電”退出機制。
更不容樂觀的是,記者獲悉,面對當前社會上高達3.5億臺彩電等家電保有量,加之我國傳統的“節儉”消費習慣促使,一大批“超齡家電”持續服役給家庭安全帶來巨大隱患,因電子元器件、線路等部件老化引發的家電起火已經成為家庭火災的主要誘因。
消費安全事關重大
日前,在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大力倡導下,蘇寧電器在北京全面展開“家電免費檢查保養大行動”。內容涵蓋“空調、彩電、熱水器、油煙機、燃氣灶、洗衣機、冰箱”等七大類電器的檢測、保養、清潔、維護等,活動受益群體最少將達10萬戶。
北京蘇寧電器總經理侯恩龍向記者表示,“為期3個月的家電安全消費保養大行動,我們投入資金至少300萬。如此大手筆的投入,正是為北京地區消費者營造一個更加安全、放心的生活環境,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
對于蘇寧電器在北京發起的這項活動,北京美的制冷產品銷售公司總經理張文峰頗為贊同和支持。他坦言,“空調使用壽命一般為8—10年,很多消費者除了關注空調正常的制冷制熱功能外,認為空調只要在使用壽命內就可以‘一勞永逸’,卻不知道空調要保持正常運轉至少每天清洗兩次,否則將出現耗電量增大、空氣有異味、制冷制熱效果差等情況”。
艾歐史密斯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柳建則透露,“人們在日常洗浴時只會對熱水器‘短期安全’較為關注,忽略‘長期安全’。”對于電熱水器來說,使用一段時間后內膽結垢、加熱管老化等問題會出現,很容易引發安全事故。
最近10年來,隨著我國家電產品質量穩步提升,產品壽命也得到持續延長,這讓很多消費者產生“家電質量可一勞永逸”觀念,從而忽視對產品使用過程中的“保養、檢測”,最終不僅影響產品使用壽命,還引發家庭火災等安全事故頻發。
不只是產品的安全
圍繞“消費與安全”目標,近年來國內眾多家電企業和零售商們已不滿足“產品設計、制造環節”安全保障體系建立,還將價值鏈延伸至產品安裝和使用保養等服務環節。
日前,國內3C電商領域的“黑馬”五百城針對家電業最薄弱的環節“售后安裝服務”主動出擊,推出電商領域第一本《中國安裝型家電白皮書》。所謂“安裝型家電”是指需要專人上門負責安裝,比如空調、油煙機、熱水器等家電。五百城副總裁兼新聞發言人趙為民指出,“安裝型家電是家電難啃的‘硬骨頭’,一是安全性要求高,二是專業性要求高,三是服務門檻高,這既是洋品牌在中國敗走麥城的癥結,也非傳統家電出身的電商無法跨越的壁壘”。
中國家電協會秘書長徐東生分析指出,當前家電營銷模式正在走向服務營銷時代,電子商務平臺必須建立完整的用戶解決方案和更加人性化的產品規劃,讓消費者安心消費,才會讓企業快速地邁向盈利與成功。
推薦閱讀
提起富士康,想大家都不會陌生,這家全球代工巨頭,近年因其員工的連續跳樓事件而飽受社會指責,因其工資低、加班嚴重、工作環境差等原因更是被冠以血汗工廠的名頭。 在跳樓事件之后,富士康多次加薪,并采取嚴格措施>>>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3·15消費與安全引發中國家電業戰略反思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54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