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家電業便迎來了一陣逼人的“寒氣”。
據家電研究機構奧維咨詢的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1月第一周,全國彩電零售量同比下降21.8%,冰箱下降29.5%,空調下降53.6%,洗衣機下降34.7%,家電零售額同比下降31.5%,今年春節家電銷售總體慘淡。
對此,中投顧問家電行業研究員趙慧智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家電行業遇冷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家電行業與房地產行業息息相關,2011年政府針對房地產市場過快增長的情況出臺了嚴厲的措施,致使房地產市場處于行業低迷狀態,這也連帶影響了家電行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前期“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的政策激勵使消費市場的家電需求逐漸趨于飽和,因而后期進入緩慢發展階段。
眾所周知,“以舊換新”政策已經實施兩年多,其對家電業銷售的拉動顯而易見。因為該政策取消,不少消費者選擇在年前購買所需家電,即春節消費早已被提前透支。家電以舊換新政策2011年12月31日結束,2011年6月1日,“家電節能惠民政策”已經結束。政策的如期退出,意味著拉動家電業高速增長的因素之一已經逐漸淡化,很多人因此將市場低迷完全歸結于政策走勢。
盡管惠民政策的取消一時之間給家電銷售帶來了困境,但此前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曾在全國商務工作會議上指出,商務部將總結近兩年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的經驗,及時研究制定替代接續政策。這也意味著新一輪家電刺激政策有望在適當的時候出臺。
雖然,家電扶持政策給消費者和家電廠商帶來了實質利好,但是也要看到,隨著宏觀政策的變動以及時間的發展,家電扶持政策的效果也在逐漸下降。在這種情況下,推出延續政策,各界爭議頗大。
家電觀察人士劉步塵表示,政策容易使企業產生惰性和依賴,反而會有負面作用。在他看來,接下來要重點在技術以及節能環保等方面進行扶持,因為企業最終的競爭力需要體現在技術方面,而不是價格。
“實際上,出臺‘刺激家電消費’的新政策對促進行業轉型過渡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是其效果或許不大。”趙慧智也指出,這是由于當前家電需求集中在家電消費的置換方面,這直接取決于家電產品本身功能技術的升級和質量的提高,而功能的成熟轉換和消費市場接受都需要一定的時間,這是不可逾越的環節。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曾通過微博表示,在一定條件下,補貼政策是一柄雙刃劍:一方面,它對家電市場拉動、刺激消費升級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另一方面,企業過多依靠政策扶持,滿足于一般性產品的生產,也可能會削弱自主研發、技術進步等方面的力度,不利于產品競爭力的持續提升。
對此,趙慧智建議,家電市場后階段的發展需要加強其功能的研發力度,大力提升其質量和品牌影響力,把握行業發展趨勢,積極投入研發生產,通過先發優勢迅速搶占市場。
推薦閱讀
2011年,國產電視廠家爭相推出智能電視。數據顯示,2011年1至10月,智能電視銷售量為245萬臺,其中創維、康佳、海信、長虹、TCL的智能電視在中國市場銷量份額分別為16.7%、16.5%、14.3%、12.4%、11.9%。 剛剛在美國拉>>>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遭遇“倒春寒” 家電業須強化研發力過冬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57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