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溝油”、“口水油”、“牛肉膏”、“塑化劑”……層出不窮的食品和餐飲安全事件,使得平日熱衷于“下館子”的人備受煎熬。在“生命安全”可能受到威脅的現實面前,人們只好降低對“口舌之欲”的貪戀。這樣的情況實在令人沮喪,但是,家電企業可以從中挖掘出另類的商機——這恰恰是一個引導消費者“回歸廚房”的大好時機。
回歸廚房,自己動手制作既美味又安全的大餐,這是一個有著多重想象空間的大市場。與傳統觀念中“煙熏、油污、勞累”的廚房不同,現代廚房早就不應該只是居家生活中的“一個小角落”。
近年來,人們對廚房電器的需求明顯升級,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勇于嘗試新型的廚房電器。希望自己在家中可以做出堪比飯店水準的菜肴。家電企業應瞄準這樣的需求進行產品升級。
也許有企業人士會說:“對于電飯鍋這樣的小家電,消費者更看重的是價格。”面對這樣的現狀,生產企業更應該問“為什么”——為什么消費者有升級需求,但這個市場卻仍以價格為主導?應該如何把這個市場從價格主導引向價值主導?說到底,要改變消費者的觀念,要告訴消費者“鍋與鍋相比有很大不同”,好的產品除了能“做熟飯”之外,還能“做好飯”、“讓飯更加有營養”,讓價值決定消費。生產企業固然要研究如何降低成本,但同時,更應該抓住消費者“提高生活水平”、“追求更健康的生活”的需求。
中國廚房電器的市場容量已經很大。眼下,僅僅擁有“中國廚房特色”的電飯鍋,國內的年市場容量就超過1億臺,年產量更是超過了1.7億臺。然而,與海外市場相比,中國的廚房電器市場顯然還“大有潛力可挖”。
這個潛力究竟應該怎么“挖”,大有講究。仍以電飯鍋為例,雖然市場容量巨大,但市場上的產品仍以中低端為主,高端市場多被外資品牌尤其是日資品牌占據。中國家庭擁有的廚房電器數量不超過10臺,而每個美國家庭廚房電器的平均擁有量超過40臺。
去年,我們曾在柏林IFA展上看到一款被稱為“烹調大師”的Kenwood多功能食物料理機,具備65種食物烹調功能。而中國的廚房電器中,這類產品幾乎沒有。因此,要在中國廚房電器市場“挖潛”,要讓中國家庭中廚房電器數量增加,絕對不是簡單地擴大市場容量,而是要注重產品升級,并通過研究各類不同消費人群的飲食習慣,開發滿足人們對各類食品烹調要求的新型廚房電器。
近期,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接連開了兩個專業委員會的籌備會。一個是廚房電器專業委員會,一個是電飯鍋專業委員會。為何如此重視廚房電器市場,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一句話道出了其中緣由——小小廚房,大有可為。
推薦閱讀
進入2012冷凍年度,多數空調廠家都受到巨大庫存的煎熬。原因在于2011年旺季沒有出現旺銷局面,多數企業進入新的冷凍年度時,在渠道留下了大量的庫存。放在往年的話,包括主流企業在內,都會采取降價的方式,盡快實施>>>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食品和餐飲安全事件頻發 小廚房大商機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66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