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一度認為諾基亞與蘋果是一對值得一搏的競爭對手,他們一個用傳統手機產業的方法,一個用互聯網的思維搶占移動互聯網的制高點。但是,事實證明,隨著諾基亞的持續勢弱,這一機會反而被一直認為是“追隨者”的三星抓住,三星不僅在傳統大眾手機市場穩扎穩打,有望超過諾基亞成為全球老大,在新興的智能終端領域更是把握趨勢快速反應,無論是其智能手機產品還是平板電腦產品,都直擊蘋果,成為其有力的競爭對手。三星與蘋果在智能終端領域“雙寡頭”競爭的局面已經形成。
產品:針尖對麥芒三星高端智能不讓蘋果
近日,隨著三星新一代旗艦智能手機GALAXY SⅡI9100在北京、上海、廣州、沈陽、成都等地首銷,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也迎來了新的標桿產品。而從首銷當天首批2600部三星GALAXY SⅡI9100手機全告售罄的消息,也可以看出此款明星產品的受歡迎程度。
自今年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亮相以來,三星GALAXY SⅡI9100這款厚度僅8.49mm,搭載了Android2.3系統,擁有1.2GHz雙核處理器、1G獨立內存、800萬像素攝像模塊和4.3英寸Super AMOLED Plus魔麗屏的高端智能手機,從綜合參數看就超越了當前一批主流高端智能手機,被認為是直擊蘋果新一代iPhone產品iPhone5的旗艦級產品。而相比計劃在今年秋天上市的iPhone5,三星憑借其快速的市場反應能力、雄厚的研發實力和無競爭對手能企及的產業鏈調度能力,將其先于iPhone5半年推向市場,給了蘋果不小的壓力。實際上,除了GALAXY SⅡ外,三星今年的另一個重點——新一代旗艦型智能平板電腦GALAXY Tab 10.1僅在8.6mm的厚度、565克的機身重量等外觀參數上就優于以輕薄著稱的蘋果iPad2,也給蘋果很大的打擊。
業內人士心知肚明,前不久蘋果正式就三星GALAXY系列高端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專利向三星發起訴訟,其深層原因就是這兩類產品與蘋果的iPhone和iPad系列“針尖對麥芒”,已經威脅到了蘋果的市場地位,而選擇在今年上半年發起訴訟,就是希望抑制三星這兩類競爭產品的銷售,尤其是先于iPhone5發售的三星GALAXY SⅡ。
從整個智能終端產業格局看,摩托羅拉因歸屬谷歌、諾基亞因牽手微軟、RIM因從專業應用向大眾應用轉型,在這些企業對產品進行調整的空當,三星與蘋果在高端智能終端上針鋒相對,共同占據了這個市場的頂尖陣營,在事實上形成了“雙寡頭”叫板的局面。
數據:銷量激增三星智能市占率直沖第一
當然,理論上,企業之間的叫板是一回事,消費者是否認可是另一回事。但實際情況是,全球消費者對三星高端智能產品的認可將其推到了產業領導者或者蘋果“挑戰者”的位置。
統計顯示,先行上市的GALAXY SⅡ上市僅85天便創下全球銷售500萬部的佳績。在韓國,其同期預訂量超過了去年iPhone4在韓國上市時的預訂量;在英國,GALAXY SⅡ的銷量也已經超過iPhone 4,占據了“最受歡迎智能手機Top5”的榜首。
不僅是這一款產品,三星在智能手機市場的整體地位也明顯提升。市場研究機構IDC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第二季度,三星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同比增加逾3倍,從去年同期的5.1%增至17.2%,成為增幅最大的智能手機廠商,排名超過諾基亞。
另一家全球性市場調查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甚至稱,由于三星各操作系統“全面開花”的智能終端策略,尤其是在Android平臺上的卓越表現(三星早已是全球第一的Android手機提供商,今年第二季度占有率是34%),三星將在近期超過蘋果,成為全球第一的智能手機出貨商。
英國市場研究機構IMS Research在報告中這樣描述三星在智能終端領域的突飛猛進:今年第一季度,蘋果公司占據了世界智能手機銷量19%的份額,三星則占據13%的市場份額,而一年前這個數字僅為3%;三星智能手機銷量的猛增歸功于公司的主打產品GALAXY系列手機,“三星于去年10月推出GALAXY S手機,僅用7個月全球銷量就突破了1000萬部。今年三星又順勢推出了升級款GALAXY SⅡ,憑借其獨特的設計,如更大的屏幕、更佳的圖像顯示等成功吸引了更多的消費者”。
硬件:蘋果也仰仗三星全產業鏈優勢明顯
各大全球分析機構的數據說明了三星在智能終端領域早已不是跟隨者的地位,如果說在傳統功能手機時代三星樹立了從新進入者到跟隨者再到全球第二步步“升遷”的榜樣的話,在智能手機時代,它則是借助產品更新換代,鞏固并提升自己地位的楷模。這一切,完全得益于較早確立了并堅定不移地實施三星全產品線的智能手機戰略以及三星集團所獨有的全產業鏈的優勢。而后者,即便是在與蘋果的“雙寡頭”競爭中,也是蘋果公司不得不考慮的因素。
三星具備在移動通信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不但擁有強大的智能終端,同時也是領先的數字半導體、顯示面板、處理器和存儲芯片等零配件的生產商。三星是蘋果很多產品主要的零部件供貨商,也是iPhone和iPad處理器芯片的代工廠商。有行業報告顯示,蘋果iPhone中多達32%的零部件是從三星采購的,包括A4、A5處理器,NAND閃存,DRAM內存以及一部分顯示屏,這充分說明了三星在智能終端核心零配件研發生產上的實力,也從另一個側面解釋了三星為何能快速推出與蘋果產品相媲美的智能終端的原因:作為世界上少數從芯片到顯示面板幾乎所有核心電子元件均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的IT廠商,三星已經建立了一個垂直整合的智能終端產業布局。
有人說,移動互聯網時代拼的是軟件而不是硬件,三星從芯片到面板、從零部件到整機全面布局而取得的勝利打破了這種說法,給業界樹立了榜樣。但是,缺乏軟件積累會成為三星的軟肋么?在與蘋果的“雙寡頭”競爭中,三星會因此敗下一陣么?實際上,在目前還沒有形成絕對優勢的軟件領域,三星又延續了功能手機時代穩扎穩打、低調夯實內功的措施。
軟件:全面布局開放心態擁抱移動互聯
與蘋果一心建立自己的軟件王國不同,三星在智能終端的軟件策略上采取的是完全開放、全面開花的全產品線戰略,三星不投機、不押寶,扎扎實實利用每一個成熟的操作系統平臺,做好每一款消費者可能有需求的應用,夯實自己的軟件實力。
在操作系統領域,三星很早就明確了擁抱所有主流開放操作系統的策略,在完全開源的Android之前,三星擁抱Symbian,支持Windows Phone,也基于Linux進行自主開發,而在Android才露出燎原之勢,三星就已經有多款重量級產品問世,開放的心態使其立即成為全球最大的Android手機供應商,從而提升了其在智能手機領域的地位。
這還不是全部。2009年年底,三星又發布了自主研發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bada,盡管這一操作系統目前還主要集中在三星自己的中高端手機上,但它對三星用戶習慣和人氣的培養以及平臺研發能力的提升一定會有戰略性的意義,這一點,不久的將來就能顯現。
同樣,三星注重應用軟件平臺的搭建。為滿足不同三星手機用戶對智能手機應用的需求,三星在2010年正式推出了三星應用商店,向基于各操作系統手機的三星用戶提供一樣的應用體驗。同時,通過開展“全球bada應用軟件開發者挑戰賽”,三星應用商店的發展勢如破竹。2011年4月,支持Android的Samsung Apps正式上線,為了更好地服務快速增長的三星用戶,三星電子在7月對其進行了升級,現在,上千個Android應用已擺上Samsung Android Store的貨架。支持bada平臺的Samsung Apps自去年3月份上線到現在,海納了近萬種bada本地應用。
如果現在還認為三星沒有軟件開發能力就太幼稚,除了平臺和應用,三星還開發了獨有的“網圈”應用服務,為全球三星用戶構建人與資源分類匯總的平臺,這種跨應用的“網圈”服務背后需要強大的軟件開發實力。
三星有一個承諾,“為每一種生活方式提供合適的手機”,事實上,這一承諾正是三星終端戰略的出發點。這一思維也體現在三星的3G戰略上。例如在中國,三星全面支持三大3G標準,全力支持三大運營商。繼去年推出三種3G制式版GALAXY S之后,三星GALAXY SⅡ再次延續了全面支持中國三大運營商定制需求的策略。據悉,在推出開放版GALAXY SⅡ之后,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定制版GALAXY SⅡ將于近期上市,而今年晚些時候,中國電信深度定制的雙網雙待版GALAXY SⅡ也將重磅上市。
可以看出,在三星VS蘋果的“雙寡頭”競爭中,既有看上去完全針鋒相對的產品,又有從出發點到方式全然不同甚至互補的戰略,這樣的競爭,有戲可看。
推薦閱讀
上周末,曾躋身國內冰箱業“四朵金花”的新飛冰箱銷售高級總經理王建華突然宣布辭職。今年的冰箱銷售旺季還未結束,而銷售老總突然離職顯然非同尋常。而就在不到兩個月前,海信科龍董事長周小天也以個人原因宣布辭職>>>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三星VS蘋果 雙寡頭競爭局面形成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67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