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一場被稱為“史上最牛家電電商價格大戰”開打,吸引了無數眼球。京東、蘇寧、國美三大電商貼身肉搏。由于三家在前一天先后給出過低價承諾,使得大家激動地圍觀看降價好戲,并隨時準備出手買低價商品,然而在熱鬧的價格戰背后消費者真的得到實惠了嗎?到底是“大便宜”還是“大陷阱”?從昨天一天的情況來看,不少網友紛紛“吐槽”:網站卡死,普遍缺貨,大有被“忽悠”的感覺。
買的沒有賣的精!這話在這次電商混戰中再次得到證明。
怎么買家電最劃算?
半夜里悄悄漲價
“周一在京東下的單,夏普(SHARP) LCD-52LX540A、52英寸、全高清、智能LED液晶電視(黑色),當時的價格是7999元,約的是明天送貨,今天(8月15日)一大早特意去看了下價格,價格回到8599元,9點以后突然降到7999元。”杭州某網友昨天說。
“吐槽”京東商城先漲價后降價的人不少。有人說,早上發現京東購物車暫存的所有書都提價了,原來120多元的書變成了170元,700多元拿下的一套外版書,今天一看變成了1000多元。
而網友“某狄小別扭”因為要給老媽買索尼電視,前天晚上就在京東上挑貨,結果發現看中的一款電視的價格,在快接近15日的時候忽然漲價,從原來的4199元變成了4999元。
比價網站一淘網的監測數據顯示,京東商城14日晚上在大家電品類上有近50件商品悄悄漲價,價格漲幅從30%到100%不等,位列商家“悄悄漲價”排行榜榜首。相比之下,蘇寧易購、易迅等商家漲價商品數量低于京東商城。
比如松下一款55英寸LED 3D網絡智能電視,14日京東商城的售價是12999元,15日零點忽然變成了20999元,價格一下子漲了8000元,等9點多價格戰開打以后,該款電視降為11499元,頁面上顯示降了9500元,雖然這款電視事實上只降了1500元,但9500元的降幅顯示乍看非常吸引人,很容易讓人沖動下單。
低價商品總是缺貨
除了前一天晚上悄悄漲價,網友發現很多低價商品總是處于無貨狀態。
網友feirenlei說,今天(8月15日)京東促銷,想買臺空調,商品編號:628761,挺便宜的才1139元,明明顯示的是有現貨,進去提交訂單,說沒貨提交不了,打400電話說要2-20天才有貨,中午再看1888元了,再問居然說有現貨一臺,1139元沒貨怎么1888元就有貨了?
通過實時查看一淘網比價擂臺排行榜發現,在許多商家標榜“最低價”的商品數據中,超過半數都處于無貨狀態。以空調類比價排行榜前兩位的GREE/格力 72LW/(72568)FNCG-3 3匹立柜式冷暖空調及大金FVXB360LC-W 2.5匹立柜式冷暖空調為例,除易迅外,庫巴、京東、蘇寧三家通通缺貨,而在電視、冰箱等榜單中,超過半數的商品出現缺貨情況。
對此,網友“TOPPEST”戲稱:一切以沒有庫存為前提的打折促銷都是耍流氓。
承諾比對方便宜卻沒法比價
雖然京東、蘇寧易購、國美都一再強調要比對方更便宜,并將隨時調低價格,不過事實證明,這三家誰也沒做到全網最低。比如索尼KDL-46EX650平板電視,14時30分時,京東的售價為5150元,蘇寧易購5155元,國美電器5089元,半小時后,該款平板電視在三家電商處售價毫無變化。
更有諷刺意義的是,不少商品的最低價金牌,倒讓一些昨天默默無名的網站摘得,比如格力一款柜式空調,京東昨天賣9649元,國美賣9499元,但新七天電器網只賣8699元(加1元還送電飯煲),1號店也只賣8750元。
一淘網的電商比價擂臺直播間昨天抓取了各家電商相同商品進行比價,截至昨晚8點半,同樣商品價格最低數量最多的是國美,有481件,位列第二的是庫巴,第三才是京東,為347件,蘇寧易購的價格最低商品數為187件,僅列第六位。其中京東商城列最低價的商品,有近三成還顯示“無貨”。
更讓很多人哭笑不得的是,很多商品根本沒辦法彼此比價,“某狄小別扭”看中的兩款電視,蘇寧缺貨一款,國美兩款都缺,根本沒有比價的意義。而有的型號,這家賣另一家沒得賣。為此,有人調侃說,“看來他們是合伙忽悠人嘀,搞得好像真打價格戰一樣,其實都商量好嘀。”
新浪微博對電商價格大戰做了一個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只有9.5%的人相信他們真的在拼,其余的人都認為“他們在聯手炒作”。
拼命喊降價價格卻貴過以前?
此次電商價格大戰始于14日京東商城CEO劉強東放出的狠話:“京東大家電三年內零毛利!”
零毛利的字眼,會讓人很自然地聯想到京東會把價格降到最低,既然以前沒喊過“零毛利”,那么現在的價格比以前便宜,那是必須的。
不過事實卻恰恰相反。以海爾一款206升的三門冰箱為例,昨天,其在京東商城的售價為1999元,但盒子比價網的歷次價格監測顯示,5月24日和6月1日,這款冰箱京東商城曾賣過1899元,歷史最低價出現在2011年10月17日,為1769元。
有人曬出了在京東商城購買九陽豆漿機的記錄,今年5月13日買到的價格是297元,但同一款豆漿機昨天的標價是369元。
一淘網的監測顯示,在倫敦奧運會開幕以后,不少電商網站曾經進行過一輪漲價,如京東商城一款海信42英寸電視,此前最低價是2999元,7月15日該產品的價格突然漲到了3299元,奧運會前,該產品的價格更是直接漲到了3599元。
顛覆了消費者買家電習慣
這一輪電商混戰帶來了什么?無論是京東、蘇寧易購還是國美,無疑都大大提升了曝光度,并把很多之前還習慣往家電線下連鎖店跑的消費者拉到了線上來。
經濟學家吳曉波看來,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測試戰”,是京東和蘇寧對各自的高流量沖擊力、物流承受力、制造商供應鏈、資本關系等能力的全面測試。“這僅僅是一場規定時間、規定地點內雙方共同發動的戰役,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決勝時刻。最終,各方都將以自己的方式宣布勝利,其最重要的戰果是,消費者習慣的決定性轉移。”
吳曉波認為,這次的家電電商混戰與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家電價格戰有三點不同:一、發動者為流通商而非制造商,因此只能帶來商業模式和消費習慣的改變,而不可能推動技術進步;二、因套利方式不同,風險資本比產業資本表現得更為野蠻;三、因制造業利潤和物流成本的剛性化,從長遠看,此次價格戰對家電零售價格的影響很可能微乎其微。
不管這次電商們低價承諾到不到位,家電價格線上比線下實體店更便宜,已經是很多人公認的事實。事實上,現在很多家電賣場連鎖店的內部員工自己要買家電,也會直接在網上下單。
線上購買還有個好處是,方便比價,現在有很多比價軟件和比價網頁被開發出來,誰家便宜誰家貴能一目了然,如果不嫌麻煩的話,最好裝一些比價軟件,比如有道購物助手、如意淘等。
要是用智能手機購物,可以安裝一淘、盒子比價等手機程序,只要一搜就能馬上看到各家價格。
除了勤于比價,可以試著記幾個日子,比如每個月的18日,比如11月11日,前者是蘇寧易購約定每月全網底價的日子,后者是另一電商巨頭天貓一年一度的大慶日,由于電商業歷來有跟風的習慣,一家進行大促,另外的一般都會跟進,這時候可以仔細挑一挑,看看有沒有便宜可淘。
推薦閱讀
最近唱衰家電零售業的言論此起彼伏,就實際而言情況也的確不容樂觀。北京地區的家電三巨頭國美、蘇寧、大中盈利額大幅縮水,甚至部分門店出現虧損。 實體店的業績不佳也使得國美和蘇寧兩巨頭開始放慢開店速度,有消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商混戰或為聯手忽悠 意在改變消費習慣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201/115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