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6月,段永基等新浪5董事在董事會上突然對王志東宣布免除其在新浪的一切職務。這是中國創始人被投資人“炒魷魚”的第一例。而近期處于風口浪尖的劉強東將來會不會成為下一個王志東?
據8月23日中國新聞網報道,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博士馬光遠就認為,如果2013年不上市,劉強東將失去控制權的對賭為真,京東易主已開始倒計時。此言不虛。
京東商城最大的軟肋是什么?那就是持續虧損。這也是劉強東的命門。持續虧損的京東只能依靠不斷擴大的規模來作為融資籌碼,繼續融資,讓已經被套牢的VC(風險投資)和PE(私募股權投資)獲得一定的心理平衡。一旦京東擴張的步伐停止,京東想要再融資將難上加難。這對于已經推遲IPO(首次公開募股)的京東來說是致命的。利用價格戰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進一步鞏固自己電商老大的地位,同時擴大市場份額,是京東無奈的選擇,想以此達到一箭雙雕的目的。
然而,此次電商大戰,京東顯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電商們的高調承諾落空,商品價格不降反升、可比性差、缺貨等負面新聞不斷,消費者被忽悠。誠信的缺失必然導致客戶的流失。可以說,電商價格戰的最終結果是京東“賠了夫人又折兵”。京東將陷入更加困難的境地。
從京東的投資方來看,持續虧損的京東以價格戰方式來擴大規模,勢必使虧損進一步加大,這是股東不能容忍的。劉強東在價格戰期間高調宣布,“今日資本、雄牛資本、紅杉、老虎基金等幾個主要股東全部支持此次價格戰。”劉強東甚至在微博上引用股東的話——我們除了錢什么都沒有!你就放心打吧,往死里打!這難免有欲蓋彌張的味道。事實上,京東的持續虧損導致京東的估值無法提升,使得京東在進行第四輪融資時無法取得高估值,投資方特別是第三輪融資的機構十分不滿。在價格戰中,VC和PE集體失語就是明證。劉強東與投資人之間的矛盾已經出現。
劉強東有沒有對賭?筆者無法確定。京東經過三輪融資后,京東董事會9個席位,劉強東本人占5個,投票權超過50%。據《每日經濟新聞》8月17日報道,劉強東說服投資人同意京東暫停IPO,但是,劉強東必須完成投資方給京東定下的目標是450億元,同時,京東開始尋求D輪融資。那么在忽悠了消費者后,京東能完成450億的營業收入嗎?在第四輪融資后,劉強東及管理團隊還能不能保證有51%的控股權?再說了,管理團隊的投票權就一定可靠嗎?
當年,王志東被炒,原因在于王志東堅持認為拯救門戶網站的出路是廣告,但當年新浪網廣告收入增長緩慢,同時他堅決反對持有4億美元現鈔的中華網與新浪網的合并計劃。資本永遠是逐利的,如果資本無法實現盈利,資本將“開口說話”。如果劉強東無法完成450億的營業收入,無法提升京東的估值水平。如果京東遲遲無法盈利。如果劉強東無法讓京東上市,為投資方提供一條合理的退出途徑。那么,劉強東成為下一個王志東可能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推薦閱讀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電商企業京東商城CEO劉強東同樣也不例外。 由劉強東一手主導的電商家電價格戰,打著維護消費者利益的幌子,公開對中國家電產業的升級轉型進行低價這一最低級手段打擊。最終目的是搶奪競爭對手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京東劉強東會不會成為下一個王志東?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01/115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