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智能電視、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機……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智能家電產品“登堂入室”。在這種背景下,國內智能家電行業標準——《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技術通則》(以下簡稱《通則》)應運而生,將從今年9月起1日起正式實施。
不過,這個標準從公布之日起就備受爭議。質疑的焦點集中在兩點:一是我國尚處在家電智能化初始階段,還不成熟,這個階段應該讓企業自由發展;二是,智能化家電產業鏈的發展瞬息萬變,業界擔心標準一出臺就“滯后”了。
但筆者認為,出臺智能家電標準很有必要。恰恰是由于我們處在智能家電的初始階段,所以很需要一個標準來到給行業引路和規范市場!锻▌t》首先是解決了對智能家電定義的問題,按照有關定義,市面上的那些“偽智能”將無所循形,而消費者針對智能功能的維權也將有理可依。而且正是由于我們處在初始階段,涉及的家電品類眾多,所以這個標準也定得相當寬泛,更多的是給了一個方向,而不是具體到每一項技術指標。它可以說是一個開放性的標準,給后面標準的完善留出了很大的空間。筆者就獲悉,國家已經成立了智能家電研究院,往后可以相繼出臺針對各品類智能家電的細則,作為補充。事實上,以往我國出臺的任何一個標準,本身都具備階段性,比如節能家電國標等都是逐漸升級完善的。
跳出《通則》本身,我們來關注我國家電的國際競爭力,就會發現,家電“智能化”是中國家電業趕超日韓家電的一次絕好機會。事實上,日韓歐美的智能家電也處在發展的初始階段,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家電企業在智能化布局上已經占到了一定先機。因此,誰說因為國際上還沒有一個智能家電的標準,我們就不可以制定?!在CRT時代,在LCD時代,在DVD時代,哪一次不是外資巨頭因為搶占了標準的高地,用各式各樣的專利來挾制中國家電企業的發展,一邊控制著行業發展的節湊,還一邊收取著巨額專利費?我們再也不要受“他們吃肉,我們連骨頭也沒得啃”的氣了!
推薦閱讀
【中國家電網】(記者 王德祥)節能家電惠民工程實際執行尚不足一個月,能效虛標問題便已浮出水面,入圍產品能效不達標,涉嫌騙取節能補貼等消息一經媒體報道,便在二級市場帶來強烈的連鎖反應:昨日(9日),家電股遭受>>>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智能家電標準實施 智能化布局上搶占先機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01/115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