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供大于求、流動性過剩的大背景下,銀行、企業為了鼓勵人們消費頗費心思。汽車、住房這些動輒十幾萬元、幾十萬元的“大件”被信貸消費瓜分之后,幾千元甚至幾百元的家電產品,開始進入了銀行和企業的視野。
和總盤子2萬億元住房信貸、上萬億元汽車信貸的火暴相比,7000億元家電市場的信貸啟動要艱難得多。如何說服人們為幾千元的產品貸款消費?零利率、零首付的低水平戰略,又能否成為瓜分7000億元蛋糕的利器?這些問題,考驗著銀行,也考驗著家電生產商、流通商。
家電信貸消費剛剛起步
2005年6月,北京蘇寧電器(002024,股吧)在全國率先推出“零首付、零利率分期付款買家電”服務,開創了家電信貸消費的先河。短短兩年的時間,北京蘇寧家電信貸消費的比例已經提升到15%,家電信貸消費隊伍也進一步擴容,從原先的一家銀行擴充到了近10家。
與起步于10年前的房貸、車貸相比,家電市場雖然有7000億元的大盤子,但其市場規模、市場成熟度,都無法與前兩者相比。統計顯示,目前我國住房信貸已經達到了85%,汽車信貸也達到了40%,而家電信貸消費占整個家電市場的比例,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國務院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研究所副主任陸刃波據此認為,我國家電信貸消費還處于培育期。
家電信貸何以起步維艱?來自企業、制造商和流通商的業內人士認為,這主要是東方式的消費文化心理使然。和住房、汽車這些幾十萬元、十幾萬元的“大件”相比,絕大多數家用電器的價格多則數千元,少則幾百元,多數消費者無需借助銀行貸款,就可以用現金實現消費。此外,家電信貸消費缺乏法律法規的規范,消費環境還有待改進。
“免費大餐”還能吃多久
對于家電企業來說,家電信貸消費是一塊尚待開墾的處女地;對于銀行業來說,家電信貸消費可能是信用卡產業最重要的一張底牌。共同的需要,使銀企雙方在家電信貸消費的推廣上一拍即合。但銀企雙方不同利益的較量,使目前家電信貸消費還處于“零首付、零利率”的低水平價格競爭階段。
在蘇寧電器之后,國美、大中等家電連鎖迫于競爭壓力,也先后推出和蘇寧類似的信貸消費模式。但和房貸、車貸不同的是,家電信貸的利息、手續費都是由銀行或商家買單。
但是,這道“免費大餐”能吃多久呢?陸刃波認為,信用卡“跑馬圈地”局面結束之日,便是家電免費信貸終結之時。
家電市場正在成為各大銀行拼搶信用卡的新陣地,但許多銀行看重的并非由貸款產生的利息,而是可借此擴大信用卡發行量。北京銀聯總經理孫衍琪表示,部分銀行只注重以提高透支額、降低提現手續費、免年費等方式來打“價格戰”,而忽視服務能力的打造,這既增加了銀行的經營風險,又無助于長久吸引客戶,不利于家電信貸消費的推廣。
據了解,目前有銀行將取現手續費從3%下降到1%,甚至提出免手續費;透支額度從5萬元擴大到10萬元,甚至上百萬元,大大超過了《銀行管理條例》中的5萬元上限。這實際上是以降低消費者透支門檻來刺激刷卡消費,為消費者過度透支埋下了隱患。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李憲鐸認為,當各大銀行無力承擔高額的發卡費用及信用卡運營費用時,信用卡賴以賺錢的來源勢必逐步轉由持卡人承擔。他預測,未來3-5年內,家電信貸消費“免費午餐”將逐步取消。
互聯網能否成為家電信貸的“救生符”
如果免費信貸退出市場,家電信貸是否會走進死胡同了呢?家電巨頭們把目光轉向了互聯網。
最新統計顯示,網絡購物已經成為消費領域的生力軍。騰訊網財經總監柯斌認為,網民成為消費領域的主力軍的同時,網絡也在尋求為網民提供各種各樣的增值服務,而網購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服務。與信貸消費結合,可實現網上在線支付,同時與商家結合,實現集門戶推廣、專業平臺、在線支付為一體的三方聯盟。
專業調查機構艾瑞今年第一季度的網上支付報告顯示,國內網上支付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60億元,比上一季度增長了33.3%;與去年同期數據相比,增長了4倍多。而購買主體是年輕的消費群體,傳統消費人群也開始對網上的商品感興趣。但網上支付業務還主要集中在航空客票、網絡購物、網絡游戲等C2C和B2C領域,市場還遠未達到飽和。
蘇寧電器華北地區管理總部執行總裁范志軍認為,隨著網上支付的快速發展,支付需求已不再局限于互聯網行業,而是廣泛地向傳統行業滲透,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開始向電子商務邁進,而家電行業將會是電子商務發展的重點領域。
推薦閱讀
[中國家電網8月9日訊]浙江某家電下鄉企業人士向中國家電網抱怨,“那些大企業簡直太可惡了,簡直不給我們這些企業生存的空間”,這位憤憤不平的企業人士稱,雖然在三四級市場還有家電下鄉政策制定的市場競爭法則,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消費信貸如何消化7000億元家電市場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01/116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