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的中國彩電沒有未來》一篇文章認為中國彩電企業始終不能建立核心競爭力的根本原因,在于急功近利,目光短淺,心態浮躁。沒有企業愿意為未來5年、10年后的技術做研發,沒有人能沉下心來踏踏實實做產品,大家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概念營銷”、“打價格戰”。在他們看來,制造花里胡哨的概念,最能吸引公眾的眼球,這叫制造氣氛;而打價格戰則能促進消費者購買,沖銷量永遠比盈利更重要。于是,整個中國彩電行業彌漫著揮之不去的浮躁氣息,像飄浮在半空中的云,沒有根基。這樣分析并沒有錯,講出了中國彩電企業目前的現狀。
這種現狀是如何產生的呢?文章并沒有對這個問題進行必要的闡述。根本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源,僅僅是對現實問題、現實表象進行原因分析,這多少有一點不具備科學精神吧!那么他無論如何是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案的,因為他不知道事情發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呈現在我們面前的畢竟只是一種眼見為實的結果,而結果背后更深的原因被掩藏起來了。如果不能夠跳出就事論事的圈圈的話,我們基本上看不到問題的真正原因,也無法給這樣的一種社會現象找打解決問題的答案。
在現實世界里,由于社會的不斷進步,公共價值卻出現了分化、衰落或者說大家對已經形成的公序良俗的基本共識已經破裂和文化相對主義的出現(這好像與社會的進步顯得格外的不協調、不一致,也不應該著這個社會出現),使得社會的主流思維模式從傳統社會的價值理性逐漸被現代社會的工具理性所取代。人們考量生活和行動的重心,不再是衡量其有何終極性意義,而是作為達到特定世俗目的之手段,是否有效和合理。正是因為這樣的社會環境或者指導思想造就了中國社會的浮躁氣息、急功近利的思維和目光短淺的心態。這是中國社會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過程中出現的社會病,同時也由于中國文化中那種內斂式的約束人性中的假惡丑的天道、天理或天命,在世俗的現實面前,也被同化了或者被PK掉了。于是這種病在社會各個階層蔓延,并且成為社會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企業也是由社會中不同階層的人組成的,這樣中國彩電業也不能夠免俗,它也患上這種社會病。
問題產生的根源上看,一方面是由于社會轉型造成的,也就是指導社會發展的價值體系出現了根本性的改變;另一方面約束人性中的假惡丑的天道、天理或天命在現實面前不堪一擊。于是就造成整個社會集體病的出現,而急功近利,目光短淺,心態浮躁。只是這種社會病的具體表現,而不是原因,反應的也是指導我們事業的思想出現了問題。如果我們的社會發展依然沿用目前的思維是無法持續和健康發展的,我們的企業在這樣的思維面前同樣沒有未來。彩電業也不例外。
知道了問題的根源,解決問題就應該相對接單了,不過問題并非我們想象的那樣簡單,這實際上是留給我們的一個世紀難題。筆者無力解答。
推薦閱讀
對于正步入巨人競爭時代的眾多中國家電企業而言,到底是堅守專業化經營之路,還是積極實施多元化擴張,不再是一道難解的迷題。 日前,在“價值規模雙增長邁向千億大長虹”媒體溝通會上,長虹集團副董事長、股份公司總>>>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彩電沒有未來的理由是太過于浮躁?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01/116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