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促商戰不休,日資三巨頭在賣場的“被”低價促銷,讓家電業界熱議廠商之間“零供關系”的話題再度升溫。事實上,從終端賣場家電廠商的“明爭暗斗”,到政府部門“看得見看不見的手”;從傳統媒體始終樂此不疲地問責“進場費”話題,到網媒編輯們精心制作標題黨新聞,每一次零星的的廠商關系不和的傳聞,都能被業界無限放大,淋漓盡致地翻出舊賬炒得沸沸揚揚。
取消任何名義的“進場費”真的就能促進廠商的和諧么?業界關于“零供”的呼聲,真的是制造廠家進入渠道賣場的福音么?竊以為不然。
所謂的“零供關系”其實是個偽命題。媒體總是喜歡從一開始就想當然地把廠商關系對立起來,逼著渠道商與制造商表態合作競爭,非逼著撮合零售商與制造商確立“夫妻關系”而不是“生意合作伙伴”關系。但來自最充分競爭的家電市場實際操作來看,零供關系似乎并不是業界鼓噪地那樣簡單,拍腦袋式的實施推進零供未必對廠家最為有利;而取消進場費對商家而言并非做不到,但是果真實施起來,肯定也是麻煩多多。所以個人以為,莫如還是交歸市場經濟檢驗。
我們都說,競合市場未必非得是“戰場”,但市場中最硬最基礎的道理只能是“供求關系”,調節它最有效的手段也只能是“價格”,而“進場費”僅僅是價格的另一種“說法”,表明了家電業今日事實之上的市場格局。蘇寧電器副董事長孫為民上周對記者有一段關于零供的描述很實在:零供不零供,外面的包括媒體們期望的是廠商合作的一種態度;但是廠商之間的利益關系,才是廠商合作的主要內容。
比如說,家電制造廠家關心的不僅僅是渠道商能幫自己掙多少錢,同時他可能更關心,渠道商同時在幫自己的競爭對手掙了多少錢。如果零售商幫其對手掙的錢比自己掙的錢還多,他是需要認真考慮下是否需要調整經營思路,或者設法提升與零售商的關系了。
家電廠商既然存在著供應關系,必然存著強弱的兩面。從這個意義上說,家電零售商不同于專賣店,天生就是要吃百家飯的。因此擺到類似蘇寧這種渠道商前臺要解決的,必須是如何有效提升賣場的銷售能力問題,而廠家則需要解決的是產品質量效率的話題。渠道商要想辦法讓平臺更具活力,創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而廠家則需要在此平臺上想盡辦法吸引更多的顧客。
家電行業這個由“制造商”—“批發商”—“零售商”—“消費者”形成的產業鏈,每一個環節都充斥著競爭,競合。曾經有前輩總結過,“他們都各領風騷若干年”,他們都各自有其優勢和依附需求。就渠道商而言,其調整供應鏈使之發揮更大效應的根本武器也就是價格。店鋪裝修,迎位旺鋪畢竟有限,在這個情況下,價格必須發揮扛竿作用。品牌實力強、銷售規模大,合作關系深的制造商,必然有機會搶到平臺上最優質的方位。制造商要實現在優質平臺上成功卡位,完美呈現,要交的“學費”又何止是“進場費”這么簡單?
當然,圍繞著連鎖賣場與家電廠家的進場費話題,公平透明公開的市場競爭原則不能含糊。志愿和自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商場如戰場,人情世故、機遇得失,個個都是關鍵先生,個個都是如今廠商大方向合作,小戰場不斷沖突的原因。假以承認市場競爭規則, 讓不同廠商基于市場開展良性競爭,所謂的零供話題就不會再成為一個曠日持久的話題。
推薦閱讀
當年,國美、蘇寧將服務環節甩給廠家。不曾想10年后,廠家的服務體系甚至比國美蘇寧更專業、更完善,更有能力承接網上的訂單。真是造化弄人。 海爾們自建電商,國美蘇寧們情何以堪 自建渠道的甜頭要吃下去 對連鎖依賴>>>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家電業零供關系是個偽命題 何止這么簡單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01/116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