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稀土的價格已在短短三周內增加一倍。目前中國大舉囤積稀土的行為令人擔心全球供應。
中國稀土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90%以上。稀土是17種元素的總稱,它們用于混合動力汽車、熒光燈和許多高技術應用。
北京方面近期對稀土礦的整治以及對稀土出口的限制,已在其中一些稀土市場引發混亂。
日本和美國是全球兩大稀土進口國,這兩個國家已再三向中國表示關切,與此同時,工業界稀土用戶的抱怨聲越來越響亮。去年,中國將稀土出口減少40%,并在一起政治爭端期間暫停對日本出口。
今年稀土價格本來已經在快速上漲,但近期的井噴式漲價令中國分析師們困惑,他們在很大程度上將其歸咎于預期價格將進一步上漲的企業囤積居奇。
重稀土受到最大影響。用于混合動力汽車和聲納系統的氧化鋱的價格已從不到三周前的每公斤8750元人民幣,漲至每公斤2萬元人民幣(合3000美元)。
“這是一個泡沫,肯定是,沒有哪一種最終用途能夠承受那樣的價位,”一名歐洲稀土交易員表示。
通用電氣(GE)在鐵路機車、風力發電機和CT掃描設備中采用稀土。該公司最近在美國國會作證時,敦促華盛頓方面采取行動,確保美國國內的稀土供應。
一些觀察人士認為,美國和歐盟可能針對中國的稀土政策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訴訟,世貿組織正在審議中國對其它原材料的出口限制。
中國官員表示,環境憂慮是整治稀土產業的主要推動因素,整治行動將關閉非法稀土礦,降低產量。分析師們表示,中國在去年啟動一個稀土儲備計劃,最終可能儲備至多20萬噸稀土,接近全國年產量的兩倍。
交易員們表示,近幾周來“熱錢”和投機行為推高了中國境內的稀土價格,同時交易量已有所下降。
國有咨詢公司安泰科(Antaike)分析師殷建華表示,中國最大稀土生產商今年首季僅售出1000噸稀土氧化物,而該公司的年產量超過5萬噸。
北京方面的出口限制推動全球礦商加速中國以外的稀土開采,一些分析師認為,該行業可能因此在幾年后出現供過于求。
中國在幾十年前獲得稀土領域的主導地位,原因是寬松的環保標準意味著在中國開采稀土成本低廉。
推薦閱讀
近日,蘇寧公布未來十年發展戰略,董事長張近東率各體系高管從連鎖發展、營銷創新、科技轉型、電子商務等方面細致解讀新十年發展戰略。其中,蘇寧易購發展規劃引起廣泛關注:2016年實現行業領跑,2020年銷售規模3000>>>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金融時報》:中國大舉囤積推高稀土價格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01/116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