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銷售業績紅火的情況下,家電行業在2010年暴露出叢生亂象。業內人士認為,“紅與黑”的對比警醒著家電行業的發展短板,在復雜的競爭格局下,家電業低成本制造、低價格競爭的“兩低”發展模式已經難以為繼。
面對即將到來的“十二五”,家電行業提出了家電大國向家電強國轉變的目標。一些家電巨頭在加快轉型升級,并提出向“世界500強”奮進的目標。展望未來,“中國制造”離世界500強的目標還有多遠?
紅:銷售火爆
金融危機的硝煙尚未完全散去,2010年家電業銷售卻一派紅火。
根據工信部公布的數據,2010年1-10月,家用電器行業累計工業銷售產值同比增長30.9%,10月同比增長26.2%;新產品產值累計同比增長31.4%,10月同比增長26.5%;累計產銷率95.5%,10月產銷率93.1%。
家電下鄉無疑是此輪銷售上漲的重要推手。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全國家電下鄉產品累計銷售6730萬臺,實現銷售額1504.1億元,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4倍和1.8倍。銷售額居前三名的產品分別是冰箱510.2億元、彩電416.3億元、空調162.3億元。
在競爭中,家電產品轉型加快,品牌集中度加強。根據國家信息中心最新發布的《2010冷凍年度空調市場白皮書》,目前變頻空調在整體空調市場的占有率快速增長,已經接近25%,部分重點城市已突破30%。國家信息中心市場處處長蔡瑩說,變頻空調市場結構調整明顯,重量級的生產企業占比提升。
黑:亂象叢生
紅火行情的背后,仍是“幾家歡喜幾家愁”,黑電企業特別是彩電企業便是其中的失意者,業績普遍下滑。
TCL公司發布的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彩電銷售收入49.82億元,同比減少31.54%。另一彩電巨頭康佳集團第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029萬元,同比減少61%,前三季度凈利潤6117.8萬元,比去年同期減少42.6%。
雖然在家電下鄉中分得一杯羹,一些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卻并沒有真正獲益,甚至陷入了新的困境。廣東一家中型家電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一些地方只根據網點規模、資金實力等指標來對家電下鄉網點進行評比和給予推廣補貼,而有些地方政府錯誤理解家電下鄉產品最高限價,只能以最高限價銷售方可給予補貼,低于最高限價則不給予補貼;這讓企業明顯在家電巨頭面前處于弱勢,農民也沒有買到真正低價適合的產品。
不少業內人士稱,“騙補”等鉆空子現象自一開始就伴隨著家電下鄉產生。早在今年6月,財政部、商務部、工信部即下發通知,要求防止騙補有關問題。而安徽省審計廳11月末發布的通知中提到,不少商家仍利用農戶資料復印件套取國家補貼資金,監管部門對違規行為還缺乏有效監管手段。
10月,家電下鄉中26家生產企業和39家流通企業被黃牌警告。中國電子商會秘書長陸刃波表示,一些企業只是把中標家電下鄉作為產品宣傳賣點,甚至采用數據注水的方式騙取國家補貼,在產品和渠道方面卻只投入有限的精力,而核心技術和產業資源受制于人,導致家電企業嚴重依賴價格戰和促銷戰則是其中深層次原因。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最近,歐盟有關部門宣布因臺灣4家液晶面板廠與韓國LG、三星合謀壟斷市場供應與價格,罰款6.49億歐元,這是臺灣液晶面板業發展史上繼2009年遭受美國以反托拉斯法處以重責后的又一次重大考驗,也是對臺灣制造業的核心競>>>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紅與黑”對比 警醒家電行業的發展短板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7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