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民張先生買了一臺洗衣機,付清費用后,銷售人員向他推薦了自愿購買的“家電延保服務”,一臺售價為2800元的冰箱,最長延保時間為4年,1年的費用為150元,2年為220元,3年為280元,4年為300元。“過了保修期后,如果出現問題,自己請維修師傅上門維修的話,一次至少也要一百幾十元”、“三兩百塊就當是給自己的家電買份保險,也很值得。”銷售小姐說得頭頭是道,但他有些拿不定主意,這“家電延保服務”,到底該不該買,究竟值不值呢?
家電延保,“花錢買安心”
近日,記者在市區幾家家電賣場看到,營業員在推銷電器的同時,大多積極推銷“延保”。
一營業員在向顧客介紹一款標價3249元的電冰箱時,熱情推薦:“如果再付115元,就可以購買一份為期一年的‘延保’,這樣就可解除三包期后的后顧之憂,花錢不多很合算!”
所謂“家電延保服務”也稱延展服務。實際就是在購買產品時,再另外支付一筆費用,延長其保修期,解決家電使用的“后顧之憂”。費用根據品類、產品售價及保修內容、范圍及年限的不同,制定了不同的計費標準,最低可能只需要幾十元,最高的則上千元。
“商品在延保有效期限內,只要是正常損耗而非人為損壞的,都可以獲得免費上門維修服務,免費更換零配件。在有效期內發生第四次維修時,可直接更換不超過原價的功能類似的商品。”某家電賣場的洗衣機促銷小姐向剛剛付清費用的張先生推銷家電延保服務說。
張先生告訴自己,上次自己家的液晶電視出了點小問題,維修師傅上門還沒有開機檢查就要收費100塊,所以對于這個“延保服務”,自己有點心動。
據了解,許多市民都有這樣的遭遇,家里某個家電常常是早不壞,晚不壞,偏偏等過了保修期才壞。為“罷工”的產品支付高昂的維修費讓不少消費者大傷腦筋,而賣家似乎也深諳消費者的苦處,紛紛推出了延保服務,讓消費者“花錢買安心”。
延保會不會是“空頭支票”?
對于是否要給自己的洗衣機買延保問題,張先生打電話征求妻子意見時,得到的回答是反對。妻子認為,“一臺洗衣機已經近3000元了,還是一線品牌的,有3年保修期,現在去為3年后不一定出現的障礙花錢?3年后的事誰知道。而且,現在掏錢買服務和以后的維修費用不會相差多少。”
記者隨機采訪了10多名消費者,六成以上對購買“延保”懷有疑慮。一位消費者說:“延保期基本處于家電運行穩定期,故障率極低,花這么多錢不知能不能派上用場。”
“因為是自愿的,購買延保服務的客人不是很多。”某品牌冰箱的促銷員對記者說。目前他所接觸的顧客中購買延保服務的只有少部分。
另外,多數業內人士也認為,如果廠家把好質量關,產品耐用,就沒有購買“延保”的必要。
買不買由產品決定
為家電買延保并非所有產品都有必要,業內人士介紹,一般而言,新興產品、高端的產品比較有必要購買,相比之下技術可靠的產品,則可以選擇性地購買,而有的產品承諾提供超長服務的以及小家電類產品則大多不必要購買。
一家電經營者認為,新興產品像平板電視這類產品保修期一般較短,產品性能不是很穩定,維修成本相對較高,購買延保服務相對來說較有必要也較劃算。
高端產品不僅售價高,售后維修價格也高。從目前來看,廠商在高端產品領域很少推出超長免費服務承諾,這就使得消費者在使用高端產品時,有可能付出更高的售后維修成本。
像一臺售價為7000元的雙開門冰箱,三包期外,一次維修費用至少要在250元以上,其中包括50元的上門費、至少200元的開機費。如果再加上價格不菲的維修費和換件費,可能高達三五百元。但購買1年的延保服務,價錢一般在產品價格的5%左右,只要350元。因此,消費者在購買高端家電時,為了減輕維修成本,可以同時購買一份延保服務。
而一些冰洗類產品,技術成熟,通常性能都較穩定,很多品牌電機、壓縮機都是5年以上保修期,這樣的產品就不用過于考慮延保問題。如果要買,就盡量購買4年期的延保,這樣不僅能省錢,而且基本滿足了冰箱使用壽命內的售后服務所需了。
小家電類產品大多價格便宜,產品更新的速度也很快,一般過了“三包”期后,產品也該更新換代了,購買延保服務其實并不劃算。所以,這類產品不必要購買延保服務。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在業界都沸騰在阿凡達帶來的3D電視熱潮中的時候,小家電似乎無人關注。但在美的重新整合后的日電集團高調亮相,小家電的爆發力以噴薄欲出的姿態受到了媒體的關注。 美的日電集團整合了日電集團生活電器、精品電器、環>>>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專家:買家電延保服務值不值由產品決定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7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