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時報:業內有人議論,如果不是黃光裕近年“不方便”,“早滅了京東”。是這樣嗎?
左英杰:這話有點夸張,其實想表達的意思是,家電網購近年獲取了一些機遇得以發展壯大。京東已實現單一品牌銷售上億元,這是很了不起的事。
揭秘最佳電子商務平臺 秘聞!行情近期可能發現大逆轉
機構資金流向已發生巨變! 主力資金正密謀全新布局!
劉強東:目前國美、蘇寧的市場占有率大約是20%,市場遠沒有飽和。京東商城等電子商務網站的崛起,以及我們連續六年增長超過200%,不代表傳統連鎖店會受到很大沖擊,這是十年之后的事。此外,電子商務與傳統渠道的消費群體不一樣,我們的用戶主要是更能接受網絡購物的年輕人,中老年群體還是愿意去實體店,我的父母在老家買空調,就沒上我的網站,而是去了附近的一家國美。
中國經濟時報:跟國美有關的話題到庫巴這兒就有點意思了,大家都想問問王總,你怎么就“歸順”了國美,被傳統地面渠道“收編”了?
王治全:不存在“歸順”或“收編”,我們結束了靠VC燒錢發展的電子商務模式,得到了家電渠道領軍者的認可,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其實有投資者給予國美4倍的估值,我們最終選擇了國美,因為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它的采購優勢、物流體系及售后服務資源。沒有國美的整合,我們的盈利會遙遙無期。
中國經濟時報:除了帶來盈利,還會有什么其他變化?由世紀電器網改名為庫巴,是國美的意思嗎?國美會派駐人員進來嗎?
王治全:獲得國美電器戰略投資后,庫巴將跳出單一家電、3C類商品銷售,我們已于10月份開通了手機頻道,今后還將陸續進入汽車電子、健康運動器材、醫療電子等領域,最終與家電、3C形成六大主營業務領域。此后我們有信心保持300%的年增長,到2014年,銷售額上百億元。
改名庫巴是我們自己的主意,意為豐富、快捷。迄今為止,都是我們向國美要人,國美給予我們團隊很強的獨立性,我們自己掌控內部運營和人員管理,牟總(牟貴先,國美電器副總裁,兼任庫巴網董事長)負責確定庫巴年度目標和戰略。
中國經濟時報:京東和庫巴都已先行,新七天有無融資及擴展商品品類的計劃?
左英杰:很多投資者見到我的第一句話便問,“你跟京東有何不同?”京東的模式是不可復制的,機會不是隨時有。截至目前,新七天還是立志于只做家電及3C產品,做垂直類電子商務網站,尋找模式創新。目前為止,我們不缺錢,我們想把姑娘養漂亮后再嫁出去。
封殺與平衡
中國經濟時報:據了解,有個別家電廠家對京東實行“封殺”,也有家電廠家表達了對京東的顧慮——破壞了已有的價格體系。如何應對?
劉強東:任何一種新型渠道出現時,在新老交替過程中都不可避免會產生一些矛盾。傳統渠道若想持續盈利,最重要的是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目前我們和家電企業都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未來仍會本著雙贏的原則來加深彼此的合作。
左英杰:網站的運營成本低于實體店,所以必具價格優勢。廠家愿意借助京東、新七天干掉國美、蘇寧,但一不小心,同時干掉了三四級市場的經銷商,而國美、蘇寧尚未滲透到的三四級市場是利潤最豐厚地域,當地經銷商會放大電子商務的殺傷力,找廠家哭訴,廠家也為損失的利潤心疼,由此采取所謂的“封殺”舉措。當年國美初出江湖時遇到百貨商場等傳統渠道的圍追堵截比我們現在嚴重得多,這也是每一個新渠道成長時必將面臨的挑戰。如果網購模式能被消費者廣泛接受,“封殺”將自動消失。在目前我們的力量還不足夠大時,可以從戰術層面設法解決問題,新七天就對三線城市的購物加收運費,從而形成價格階梯,盡量不打亂廠家的價格體系。
王治全:我們在選擇投資者的時候,其實也想過類似問題——錢能解決問題嗎?從VC那里引入1000萬-2000萬美金,也就是能進一倉庫貨而已,根本撬動不了廠家。選擇國美,我們有了與廠家溝通的渠道,通過國美,我們可以專心于產品經營。我一直在思考,有規模就有盈利的故事能否在家電零售領域繼續講下去。家電網購作為零售商,必須解決供應鏈問題。
分道不揚鑣
中國經濟時報:從垂直轉型綜合,京東出于怎樣的考慮?有同行認為,京東的目標是中國的“亞馬遜”。
劉強東:綜合化是B2C的必經之路,我常開玩笑說這是宿命。不過,如果剛剛進入B2C市場就推行百貨、圖書,無疑是一種災難,因為日用百貨的品類極其細致、對商家的要求極其復雜。拿京東網上商城來說,我們推行百貨已經很久了,但化妝品直到2009年10月才上線,因為這類商品需要恒溫恒濕的保存環境,對倉儲的要求很高。所以,先把自己擅長的專屬品類做好才是最重要的。品類扎實、有影響力之后,向百貨、圖書擴張就是很自然的事,因為日用百貨、圖書產品的顧客回頭率高,我們把這種情況稱為“流量的變現能力強”。從商品的角度來看,日用百貨、圖書的毛利高,但這其實并不意味著總的毛利就高,因為物流和倉儲的成本也提高了。所以百貨化的根本目的其實是為了滿足用戶的需求,達到一站式購物,提高顧客的黏性。
中國經濟時報:新七天就堅守垂直了?
左英杰:是,我們要鎖定目標人群,探尋有效的營銷模式。我們的目標是地面店,將國美、蘇寧視為競爭對手,家電銷售千億元的盤子、龐大的購物人群,夠我們忙活的。在地鐵附近人流交匯處開一個巨大的體驗店,讓消費者看樣機、聽介紹,在店內的電腦上直接下單,想想那將是一副怎樣的熱鬧勁兒?
這是遠景,現在我們已經在做一些新的嘗試,如向家電廠家直接下訂單,由它們負責配送。與某些廠家的合作已達到一個月100多萬元,我們提高了效率,廠家很快獲取了現金流,皆大歡喜。
中國經濟時報:接左總提到的與廠家合作的話題,我發現庫巴
推薦閱讀
家電價格戰以往一直在線下打得如火如荼,但近來網上商城卻成了家電價格戰的新平臺。專家們認為,純粹的價格戰并不可取,發展家電網購,必須著重突破服務和物流瓶頸。 “我現在每天開機后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到家電網上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器B2C商城:分道不揚鑣 誰滅誰?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7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