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洗衣機、物聯網冰箱、物聯網空調……一時間,物聯網家電蜂擁而至,所有的家用電器都冠上了物聯網的名。小天鵝開啟了物聯網洗衣機的元年,海爾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臺物聯網空調……一個個“業(yè)內第一”、“世界首創(chuàng)”伴隨物聯網的鋪天蓋地而鋪天蓋地。
“物聯網”一下子成了最新高科技的代名詞,迅速風靡科技產業(yè)。如果你家的產品不是物聯網的,那么你最好不要開口說話,因為大家會笑話你,笑話你跟不上潮流。
毫無疑問,物聯網是一個萬億級別的產業(yè),它的發(fā)展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成為業(yè)內人士必談的內容。其引發(fā)的投資潮逐漸狂熱,有點實力的企業(yè)都義無反顧的在整個大潮中你追我趕,搞的不亦樂乎。但是,請不要用物聯網給自己貼金。
物聯網洗衣機:
目前,有幾家家電企業(yè)制造出了物聯網洗衣機,具有的功能也讓人感覺很是吃驚,然細想一下,感覺實用性不是很強。
單說涉及到的物聯網功能吧:
一是用戶可以通過洗衣機交水電費。這個確實很新鮮,但是有這個必要嗎?現在交水電費已經是很簡單的事情了,你非要讓洗衣機有這個功能,何必呢?要是物聯網電視機、冰箱都有這個功能,不是有點功能浪費。再說了,這個功能的需求有那么強嗎?
二是可以網絡購物,洗衣機與超市、網上商城等平臺互聯,幫助用戶直接從超市購買物品。這個也是物聯網洗衣機的特色所在,但是我寧愿坐在電腦前慢慢的挑選想要買的東西,也不愿在洗衣機前去查找商品的信息。況且你能與多少超市、網上商城的平臺實現互聯呢?這個可不是你洗衣機想聯就能聯的,與超市之間的協商問題、如何識別超市里的物品,這些都是問題。
物聯網冰箱:
今年1月21日,世界第一臺物聯網冰箱出現,它不僅僅是可以冷凍、儲存食物的家電,而且實現了冰箱與冰箱里的食物、與超市貨架上的食物,甚至是與人之間的溝通。除此,它還具有一定的娛樂功能,讓一貫功能單一的冰箱有了更多的精彩。
但問題是,要實現冰箱與食物之間的溝通,那么冰箱必須具備信息的接收和發(fā)送功能,食物至少要實現發(fā)送信息的功能。食物要具備信息發(fā)送功能,必須通過RFID技術去實現,而RFID標簽是需要成本的,對于有些食物而言,一個標簽的成本甚至高于食物本身的價格。
況且,超市里面的食物不可能來自一家,那么,是生產商給食物增加標簽,還是超市給食物增加標簽呢?
如果是生產商,那么不同的生產商必須采用同一標準的標簽,不然就無法實現信息的交流。然而,讓所有食品生產商使用統一的標簽,可操作性不強;如果是超市,這樣比較容易實現標簽統一,如此一來無疑是增加了超市的資金投入,試問哪個超市會愿意呢?更何況物聯網冰箱不可能只與一家超市實現信息交互,讓多家超市都按你的要求做,難度可想而知。
物聯網產品發(fā)展看似很好,一片繁榮景象,然而個產品的實用性都不是很強,需求不是很強。
所以,不要借助物聯網的旗號,大打潮流牌。
物聯網現在已經成了國內的一個炙手可熱的行業(yè),各級地方政府紛紛為物聯網開綠燈,紛紛上馬物聯網,一個個物聯網工業(yè)園區(qū)紛至沓來。有了各級地方政府的看好,有點能耐的科技公司就號稱自己是物聯網行業(yè)的先鋒,一個個摩拳擦掌,搞點小概念就想套政府的扶持與投資。醫(yī)療物聯網化、交通物聯網、圖書管理物聯網等等,甚至還有了保險的物聯網化,各式各樣,可謂五花八門,然而真正可以實現的卻寥寥無幾。
目前,物聯網行業(yè)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這個新興的產業(yè)還處在“各自為政”的混戰(zhàn)狀態(tài)。各企業(yè)應明確自己的定位,我的強項是什么?我能做些什么?我的服務目的是什么?我的競爭對手是誰?這些問題都要先搞搞清楚。而不是盲目上馬,跟風而上。
現在社會對物聯網行業(yè)的推崇與狂熱,和當初互聯網的潮涌有相似之處。我們承認物聯網帶來的革命性,但是請不要夸大物聯網的作用,不要神話物聯網,更不要虛化物聯網的發(fā)展和建設,不要重蹈互聯網經濟泡沫的覆轍。
推薦閱讀
階梯電價的實施已勢在必行,除了對能源節(jié)約、居民消費觀、日常用電習慣產生巨大影響外,也為“綠色家電”的技術升級和市場調整提出了更多的挑戰(zhàn)和機遇。 又到一年供暖季,又是一場對電力供應和取暖家電的大考驗。 相>>>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缺乏統一標準物 聯網家電或將淪為雞肋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7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