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2009年黃金周“價格戰役”中,受國產品牌平板電視降價影響,夏普、三星等外資巨頭也拋出了各自的殺手锏,三星電子以高端的LED電視搶占高端市場,而夏普、松下等日本企業則主要采取了價格戰。不過遺憾的是,外資品牌的回擊并沒有取得太多的成績,從各種權威銷售統計數據來看,去年國慶平板市場中海信、創維等國產品牌銷售領先。
分析去年外資平板電視反擊失敗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價格沒有降到位是最重要的因素。雖然去年外資平板電視在促銷力度上有所加強,部分尺寸達到10%以上的均價降幅,但是相對國產產品的價格來說,仍然高出30%-50%不等,對于預算緊張的消費者來說,高出的這部分價格會導致他們在購買時排除外資品牌。
進入2010年后,外資品牌的價格降幅開始加大,而在十一黃金周來臨之前,外資品牌的平板電視已經提前開始降價。深圳國美電器銷售人員向筆者表示:從今年銷售情況來看,堅硬的夏普、索尼、松下、LG等外資品牌平板電視的價格遍布有所下調,價格直逼國產品牌,本周主流的42、46英寸的平板電視均價都下調了500-800元不等,而50寸以上的平板電視有些型號下調了近2000元。
什么原因導致外資平板電視降價如此兇猛呢?
清理庫存 企業年末回籠資金
據索尼的銷售人員透漏,索尼一款原價5499元的40寸液晶電視降價800元,新推的55寸 3DLED電視也參與降價,降價幅度達2500元。一方面是新品將要上市,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整體的策略性降價,在接下來的國慶銷售戰中,索尼還將有更大力度降幅。而松下則透漏從八月中旬到十月份,部分松下電視機型在中國的降價幅度將達到50%。
從索尼和松下部分產品降價的幅度可以看出,外資平板電視新品上市價格虛標的不止是一點點,而中國消費者有一半的費用是為品牌而買單。拋開上市價格過高的因素不說,我們看產品分析,從目前外資品牌的主要降價機型上看,基本都是5月份前上市的產品,打著為新品讓路的旗號降價,其實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清理庫存。畢竟國慶過后即將臨近年末,回籠資金是每個廠商必做的事情。
以上是外資品牌平板電視國慶降價兇猛的原因之一。
戰略轉折 提高市場占有率
外資企業既是彩電企業又是面板企業,國內80%的面板都是向他們采購的,面板的價格占掉整個彩電80%的成本,這意味著外資彩電廠商可以直接控制整個彩電市場的價格。比如在重大節日前夕,所有的廠商都會去備貨爭奪旺季,這時面板的價格是堅挺的,固然平板電視整機的成本也是頗高的。而國產企業在存貨的期間,外資企業首先已經獲取了面板上的利潤,其次還摸清了采購面板企業的庫存量。而當節日來臨時外資品牌直接降價,對于國產品牌來說是個致命的打擊。
有網友提出,為什么前幾年外資品牌不采取這種戰略呢?
在08年以前,國內外品牌定位不同,外資品牌一直以高端形象自居,那時在技術上和價格也都高出國內品牌一大截。對于當時平板電視還未真正普及的時期來說,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當然巨大的利潤也能彌補銷量上的遺憾。而到現在為止,國內外品牌在面板使用上相同,技術上的差距也在縮減,功能上國內品牌突破較快,外資品牌的優勢在逐步消失,這時如果依然保持高端高價格的話,相信不會有更多的消費者去為品牌而買單。
09年遇到全球金融危機,整個彩電形勢不好,即是面板企業又是彩電企業的外資企業把希望都放在中國市場,中國有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刺激性政策,他們為了消化面板,所以不會采取整機降價來打壓國內品牌的,這也是去年國慶期間外資品牌價格沒有降到位的原因。目前外資企業市場戰略的轉折,對于他們來說是時機到了。
家電下鄉 虎視眈眈農村市場
日前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8月全國家電下鄉產品累計銷售4635.9萬臺,實現銷售額1009.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倍和2.1倍。從這些數據上來看,農村市場的消費能力遠超過我們的預期。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2010年7月的一天,《電器》記者坐在飛馳的轎車里從合肥趕往滁州,司機是一位在美菱公司開了20多年車的老師傅。他最早曾是美菱公司的貨車司機,之后是美菱“開國元勛”、首任董事長張巨聲的司機。他說:“20年前,根本>>>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直逼國產品牌價格外資電視為何降價兇猛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7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