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毫無疑問是中國互聯網電視的元年。 在國家積極倡導三網融合以及4C融合的主旋律下,國內彩電企業積極響應,TCL等家電企業率先推出互聯網電視。隨著國內互聯網電視的迅速興起和普及,極大地沖擊和顛覆了原有的彩電業格局。于外,國產品牌完全超越合資品牌,搶占了互聯網電視市場的高地;于內,激發了如TCL等國產品牌的崛起。 互聯網電視不僅為公眾帶來一種電視娛樂新的生活方式,更是有力地推動了產業的升級。也是國產彩電品牌首次站在國際趨勢的最前端,全面開啟彩電行業的新時代。
電視互聯勢不可擋 在過去的60年里,電視機技術主要聚焦在畫面清晰顯示層面。但當電視顯示達到1080P的高清以后,任何在畫質清晰方面的努力都變得收效甚微。隨著3C融合、互通互聯技術的日趨成熟,彩電廠商意識到電視與互聯網聯姻后擁有了更大平臺,互聯網電視為整個產業發展開辟了一個新的時代。 “互聯網電視時代來臨,這是近20年來比CRT向平板轉移還要大的一次變革!笔袌鲅芯抗綟orrester首席分析師詹姆斯•邁克奎維今年3月份在一篇題為《Connected TV年》的報告中稱,業界正在爆發“一場規模不大但意義深遠的革命”。 來自全球范圍的相關數據和預測,顯示出互聯網電視欣欣向榮的發展勢頭。據美國市場調查發現,在2008年底,互聯網電視就憑借先天的海量、共享等優勢取代了傳統的有線及衛星電視等媒體,成為美國用戶觀看時間最長和選擇最多的第一媒體。其他相關統計數據則預測,歐洲市場預計2011年用戶數量將增加至7260萬,互聯網電視的年復合增長率達40%。而美市場調查機構iSuppli發布的最新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全球互聯網電視市場到2013年將增長6倍,由2009年的1470萬臺增加到8760萬臺。 在我國,互聯網內容通過電視輸出的流量,每年的增長速度在104%左右。奧維咨詢公司統計數據顯示,互聯網電視的增長速度非常快,今年1月份,互聯網電視占平板電視的比重只有1%,到了7月份就達到了5%,即單月銷量在10萬臺左右。 據騰訊科技對互聯網電視的一項調查顯示,61%的用戶渴望電視能接入互聯網;50%的用戶不想在電腦上看電影,比較喜歡在電視上看電影。據記者了解,到2011年,將有1億的電視用戶可以在電視上觀看互聯網視頻。 “人們很快將迎來互聯網電視時代,在不久的將來,互聯網電視會走入人們的生活。”Google全球副總裁文特•瑟夫認為。 毫無疑問,互聯網電視以便捷性、可控性、智能性和共享性,迎合了現代人的需要,這是傳統電視根本無法比擬的,互聯網電視現已成為彩電行業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 中國電子視像協會秘書長白為民指出,互聯網電視是三網融合以及4C融合的必然產物,也符合彩電廠商產品升級的必然趨勢。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趙波表示,工信部將繼續推進國家數字電視建設,加快出臺各種數字電視標準,并鼓勵企業研發數字電視一體機,互聯網電視以豐富終端產品繁榮消費市場。 今年3月份以來,國家連續出臺了多項政策,鼓勵和支持新興的互聯網電視產業。特別在4月,國務院頒布《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明確支持網絡電視的新興業務發展。國家宏觀政策的杠桿撬動了互聯網電視的騰飛發展。 正是看好互聯網電視的巨大發展潛力,越來越多的國產彩電廠家相繼加入了互聯網電視新的“盛宴”。今年4月,TCL率先推出了電視融合互聯網功能的互聯網電視。接下來的幾個月,互聯網電視宛若旋風,攪動得彩電市場風生水起,成為時下最熱門的家電產品。 在TCL的推動下,國內互聯網電視開始走向普及,其他國產彩電品牌也開始向TCL的mitv互聯網電視模式靠攏,并逐漸形成互聯網電視的群體力量。正是這種集體創新和努力,使國產彩電企業在互聯網電視的市場搶得先機,贏得了主體地位。 而經歷了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受到重創的彩電合資企業開始對中國市場采用保守策略,大面積地萎縮產能和市場以度“寒冬”,特別是新技術研發和創新能力的衰退,帶來的結果是新的市場“蛋糕”的丟失。 隨著互聯網電視時代大幕的拉開,國產彩電企業已經超越了合資品牌,站到了時代舞臺的最前面,并且擔綱主角。此消彼長,合資品牌在中國正遭遇“滑鐵盧”。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目前,“三聯現象”在我國證券市場非常普遍。這也反映出我國資本市場和機構投資者進一步發展仍面臨不少挑戰,也是對證券監管部門的拷問。 中國政法大學破產法專家李曙光認為,現在中國證券市場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誰將領跑中國互聯網電視時代?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8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