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下鄉信息系統上周末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家電下鄉產品銷售金額實現508.42億元,但與政府此前“全年有望拉動千億元內需”的目標尚有較大差距。
專家指出,雖然全國范圍內推出僅半年多,家電下鄉政策卻已呈現“疲態”,隨著刺激政策的推進,該政策前期的高效拉動作用恐怕很難顯現,要想繼續拉動內需,家電下鄉政策需要完善和改進。
旺銷:曇花一現
從今年2月1日起,家電下鄉擴容至全國范圍。據商務部統計,家電下鄉剛推出時,很多農村消費者并未真正了解這項既惠民又拉動內需的政策,所以這一政策并未真正在銷售上有所體現。“家電下鄉產品上半年銷售額只有不到163億元,前10個月卻突破了508億元”,這是試圖解讀“商務部最新公布的全國家電下鄉統計數據”得出的第一個結論。
從數據中讀出的第二個結論是,該政策真正顯示出強大促進力是在今年7月份,當月銷售額超過88億元。不過此后,家電下鄉月度銷售額統計連續兩月下滑,8月份不到76億元,9月份不及62億元。雖然10月份的銷售額統計還未公布,但根據系統數據,10月份的銷售也不會很樂觀。
“必須得承認,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家電下鄉、購車優惠等刺激內需的政策在我國起到了積極作用。”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宋泓8日表示,“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施,按照慣例,刺激政策前期的非凡效果到了一定階段將很難再出現,現在已到重新審視這些刺激內需政策的時候了。這些政策有的需要進一步規范,有的需要適當延長,有的則可以逐漸淡出”。
“家電下鄉不僅拉動了銷售,還拉了企業一把。銷售額超過10億元的家電企業多達17家,海爾、美的、TCL等企業的年報將會體現這點。”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分析,“不過,農村消費者對家電下鄉的新鮮感已經過去,他們需要更貼近城市的消費產品。這個時候,政策就需要進行完善和改進”。
零:14家企業尷尬“零”銷售
商務部的統計數據顯示,雖然登記賣出的家電下鄉產品不到2800萬臺,但生產企業登記發貨累計已達到6587.51萬臺,顯示出家電下鄉在銷售渠道上已有海量庫存。冰箱成了農民最受歡迎的產品,銷售超過1367萬臺,占整體銷量的49.04%,緊隨其后的彩電銷量為5788383臺,占整體銷量的20.76%。銷量最少的是燃氣熱水器,只有區區6833臺。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標的348個企業中,有14家企業沒有登記銷售一臺產品,其中不乏UT斯達康、歐意電器、唯冠科技、雙鹿空調等小有名氣的企業。此外,十個月來累計銷售額不足萬元的企業也多達13家。 根據財政部和商務部聯合下發《家電下鄉中標企業考核及管理辦法》的通知,將對家電下鄉中標企業采取季度考核方式,進行“優勝劣汰”。上述在家電下鄉中表現較差的企業不排除遭“淘汰”的可能。
改:政策有望修改 跑得快還要跑得遠
根據國家規劃,家電下鄉政策暫定實施期為4年。但最新公布的數據卻透露出,事實不到一年的“家電下鄉”已疲態盡顯。為了讓馬兒跑得快還要跑得遠,取消產品最高限價、擴大下鄉產品類型等呼聲漸高。
其實,自家電下鄉政策在全國推廣以來,工信部、商務部等一直在全力完善這項政策。針對農民呼聲最高的取消下鄉家電最高限價及擴大下鄉家電品種等問題,財政部曾透露,將在最新一次的招標中取消最高限價并豐富下鄉產品。
在陸刃波看來,目前家電下鄉最需要打破的就是價格、產品型號等方面的限制。“農村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已經向城市靠攏,消費能力也很強,有的農村消費者也希望使用高端產品,如LED背光源液晶電視,但現在下鄉產品由于受到價格限制,沒有一款東芝、創維等品牌LED彩電的身影,家電下鄉政策無法滿足有此需求的農村消費者。”
據悉,有關取消家電下鄉招標最高限價的方案已上報國務院,正等待批準。根據方案,今后家電下鄉產品招標將不再對各類產品設置最高限價,而是借鑒家電以舊換新的經驗,實施補貼額的封頂,但目前具體補貼上限還沒有最終確定。
“取消價格壁壘,將有效激活農村市場對高端家電的購買力。中國農村市場巨大,而且各種消費層次都有,不僅僅是500億元,也不僅僅是局限在現在的九大類。”陸刃波強調。
興業證券分析師時紅就認為,新的刺激政策肯定會出臺,“預計明年數據可能有更大的驚喜”。
推薦閱讀
[中國家電網訊]“格力收購小鴨電器”,是走單一路線瓶頸下的無奈選擇,還是大勢所趨? 今日有媒體報道稱格力集團欲收購山東小鴨電器,向冰箱、洗衣機市場發力。 其實,格力集團借助外力進入冰洗市場是有據可查的,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家電下鄉:路遙才知馬力 跑得快還要遠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8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