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公布了“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節能房間空調首批推廣目錄,目錄中明確指出補貼“僅限于能效等級2級以上的定速空調”。這條消息讓不少“專家”感到詫異:變頻空調作為技術最先進的產品竟然無一上榜,這是多么滑稽和不可思議!
不過,筆者卻認為這個決定更符合“科學發展觀”。作為普通中國消費者,我們的雙耳在充斥著變頻空調的種種優勢之時,頭腦更應清醒地辨析這種產品是否有技術短板,是否會遭遇“水土不服”,是否完全符合中國老百姓的消費心理和習慣并最終達到節能效果?事實上,很多專家早已指出,變頻空調在日韓等國確實能夠起到節能的功效,隱藏著很多客觀因素:需要連續運行至少6小時,需要密閉的空間,需要很多中國家庭所不具備的奢侈、苛刻的條件。由此看來,變頻空調在中國遭遇“滑鐵盧”是順理成章的。
我們不否認變頻空調“更先進一步”,按照部分廠商的說法,變頻空調的利潤也比較“可觀”。然而,事實背后更容易被人忽視、同時也最為關鍵的一點是,變頻空調的迅猛推廣源于變頻技術之始作俑者———日韓企業對于中國這塊肥沃“處女地”的野心。他們講,變頻技術既然在日韓等國運用得很棒,“為了讓中國也能享受到節能成果,為了人類共同的利益,我們要極力推廣這項先進技術”。他們的雄心壯志,加上某些“專家”肆無忌憚的吹捧,造就了不少國內廠商“瘋狂的追逐”。它們對變頻市場趨之若騖,想必與此不無關聯。
把先進技術引進中國、為中國服務的國際主義精神難能可貴,但是他們唱出“為了人類的共同利益”的社會責任感是否夾雜有利益的水分,只怕很多人都不愿講清楚。
筆者此刻相信,那些財大氣粗又深諳公關之道的變頻廠商絕不會就此善罷甘休。不過,變頻空調在蒸蒸日上之時吃到“閉門羹”,終究給那些熱衷于變頻技術的空調廠商潑了一盆冷水,也讓部分“支持人士”有所降溫。也許,變頻空調在不久的將來仍會出現在補貼名單中,但我們既然對“先進”勇敢地說不,便是對教條主義發起挑戰的又一次勝利。
推薦閱讀
近日,國美電器宣布達成了新的融資協議,國美將向貝恩投資發行總代價為18.04億港元的新的7年期可換股債券。如果交易成功,貝恩投資將成為國美第二大股東,黃光裕夫婦的股權有所下降,但仍占據第一大股東的地位。國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觀點:為變頻空調“落選”節能補貼鼓掌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9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