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液晶電視失衡表現成40億巨虧導火索
作為全日本乃至全世界最知名的消費電子企業。索尼的虧損引來了更多的關注。不可否認,索尼的巨虧與其液晶電視的發展不利有直接關系。因為要保持其“昂貴”的品牌姿態,讓已勒緊腰帶的歐美消費者避而遠之。于是,索尼的目標引向了中國。
但從2005年底在中國全力推出液晶電視后還是沒有躲避40億美元的巨虧,接下來的兩次管理層調整,包括2006年的井原勝美,2007年的吉岡浩,及現任索尼集團高級副總裁和VAIO業務集團的石田佳久,液晶電視業務并沒有多大的起色。根據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提供的數據顯示:索尼在近三年內在國內液晶電視市場份額一直落后于韓國對手三星,而從零售額份額的增長幅度來看僅為本國對手夏普的一半。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著名家電專家陸刃波認為:從平板電視業務來看,索尼的虧損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索尼尚沒有在其品牌價值與產品價值上找到平衡,從索尼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來看,產品的價值低于其應有的品牌價值,失衡的狀態導致了不良的現狀。
“簡配”——在中國應該銷售高價簡配品?
此前業界對外資平板的歧視性消費的質疑中,更多的是集中在外資平板在華銷售的功能簡化上。目前幾乎在華銷售的所有外資電視都已經本地化生產,但是,相同的型號,往往售價比其他市場高,功能卻比其他市場低。 索尼便是其中的“典范”,在日本銷售的V300系列,擁有USB接口、120Hz技術、采用10-bit1080P面板;在美國銷售的V300系列擁有10-bit1080P面板和3路HDMI;香港上市的產品僅保留了120Hz、HDMI接口;而在中國大陸上市的產品僅僅保留了HDMI接口。而其價格也并不因為功能的減少而相對降低。
高價低配產品,顯然索尼人為的打破了其液晶電視產品與品牌價值的平衡關系,短暫的利潤增值結果只能是長久的失信于中國市場。
“軟件門”——要做高端液晶電視代言人技術水平仍“欠火”
曾經的8款圖像傳感器存在缺陷導致的無法正確顯示圖象或根本不能拍照的數碼相機。2003年因電池缺陷召回多款數碼相機,隨后不久又召回34萬臺電視;索尼全球召回的接近1000萬塊筆記本電池。在索尼引以為榮的PS3正式出貨后,更大的問題讓索尼頭痛,其中包括機體過熱、無法開機等問題。在北美地區還發現PS3游戲在無法傳輸720p分辨率時,會自動降成480p低畫質表現,臺灣卻出現PS3存儲卡無法退出的問題,索尼產品問題遍布其所有消費電子產品系。而液晶電視出現成批次的質量問題就不覺得奇怪了。果不其然,2006年索尼液晶電視爆“軟件門”,稱最近發現部分型號、特定范圍內的液晶背投電視及液晶電視的軟件中存在一個計時錯誤,這個錯誤會導致在此范圍內的相關型號電視在待機及累計工作約1200小時后,出現在使用中不能正常關機,或在待機狀態下不能開機的現象。
值得肯定的是索尼的品牌價值在屢次的召回及聲明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作為最知名的消費電子品牌它沒有躲避、沒有否認,該升級的升級、該召回的召回,起初這種大品牌的做派仍然讓消費者接受了它作為一個“大品牌低品質”的姿態存在,但現在看來,索尼的“大家風范”并不能掩蓋其在產品技術水平、研發及可靠性上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不是某一個產品的問題而是整個研發、監管體系的問題。也再次說明了索尼產品價值與品牌價值的不匹配、不平衡。
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影響正在向各個國家、各個領域蔓延,面對中國消費市場以一種誠懇的態度,把握住索尼今天的品牌與產品價格的平衡,索尼需要重整骨架走穩市場每一步。
推薦閱讀
五一期間,變頻空調迎來了第一場實彈巔峰對決。 結果究竟如何,中怡康調研數據給出了部分答案。從中怡康數據中,我們不難看出,在變頻卡位大戰中,外資品牌全面潰敗,國產品牌后來居上,取得壓倒性優勢;而美的不負眾>>>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索尼電視需重整骨架走穩中國市場每一步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9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