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儀電接管此次任務有些‘不情愿’,因為五代線投入太大,不妥善處理,會拖垮大家。”接近儀電的相關人士表示。 上廣電被托管,折射出中國電子制造業在起步之初的陣痛。 今年4月初,上廣電被上海儀電集團(下稱“上海儀電”)正式托管的消息傳出,上海市政府已于3月25日成立上廣電托管小組,負責上廣電的債務處置和資產重組,托管小組由上海儀電和上廣電的管理層組成。 鄭成(化名)曾作為上廣電的工作人員,參與了國內第一條五代TFT-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生產線的建設。在他看來,五代線耗資過大、毛利率過低等都是導致上廣電遇困的主因。而就是這條五代線,也成為上廣電被托管后資產處理的關鍵。 【病因1】 “吃錢”的五代線 被稱為“中國式索尼”的上廣電曾被寄予厚望。 2003年,上廣電和日本NEC合資成立上海廣電NEC液晶顯示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電NEC”),注冊資金6.21億美元,并共同投產內地首條五代TFT-LCD生產線(下稱“五代線”)。上海廣電光電子有限公司占75%股份,NEC占25%股份,五代線的技術主要依賴于NEC。 上廣電五代線上馬后,相關工作一直馬不停蹄地在進行。按照上廣電的計劃,這一項目總計投資將達到290億元人民幣,將耗時6年,分三期實施。按規劃,上廣電在2010年業務收入將達到100億美元。 2005年10月,廣電NEC的產能達到72萬臺顯示器,平均良品率達到90%。2005年10月,上廣電已經占據全球15吋市場40%的份額,15吋產品也率先實現“有錢賺”。 盡管技術和生產快馬加鞭,廣電NEC卻很難突破自身的盈利瓶頸。“作為一個資本密集度相當高的產業,液晶項目需要大量的投入,單憑企業自身無法完成這一使命。”一位平板行業的資深人士表示。 高調投產五代線的上廣電起步之初,實力要遠勝于其競爭對手京東方,上廣電下屬兩家上市公司廣電電子(600602,SH)和廣電信息(600637,SH)融資渠道也很通暢。為了實現生產的規模化效應,上廣電一直在向五代線“輸血”。有公開資料顯示,廣電NEC從2003年打樁開始,到2004年10月建成投產,已經耗資10億美元。 2006年6月,廣電NEC擴產計劃獲得批準。為了這次擴產,上廣電追加440億日元投資(約合31.36億元人民幣)。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建行上海市分行、浦發銀行上海分行等7家銀行,為廣電NEC公司的擴產項目提供總額為220億日元的銀團貸款。這是該銀團為上廣電提供的第二次貸款。早在2003年,該銀團就已為上廣電提供總額為646億日元的貸款。日本大和證券SMB也宣布向廣電NEC注資2500萬美元,用于廣電NEC生產線的擴產。 【病因2】 毛利率過低 投入巨資之后,廣電NEC的盈利之路依然漫漫。 2006年,由于國際液晶行業普遍不景氣,液晶面板價格偏低,上廣電和京東方都曾經歷生存困境。當時業界認為,上廣電、京東方和龍騰光電三家企業規模太小,需整合形成規模化效應才能持續盈利。2006年年底,市場也傳出了三方即將合并液晶五代線的消息。然而,由于2007年行業回暖,加上京東方扭虧為盈,此次合作沒了下文。 鄭成說,“2007年是液晶面板的一個小高潮,很多投入多年虧損的企業都有獲利,但上廣電在這次市場的春天中卻表現平平。”據知情人士透露,上廣電的五代線并未在2007年的行業春天中賺到錢。 “即使在行業景氣期,上廣電的盈利也比不上京東方。”某平板業內資深從業人士向記者表示,在行情好的時候,上廣電并未抓住機遇,行情壞的時候,卻又虧損,所以被托管在意料之中。 據公開資料顯示,上廣電五代線2006年10月投產,直至2007年液晶行業回暖依然未實現盈利。受此影響,廣電電子在2006年全年、2008年前三季度均有虧損。另外,廣電NEC液晶公司2007年的毛利率僅為8.53%,到2008年中期甚至下降為1.48%,其2007年的毛利率約為京東方的1/2。 據鄭成透露,在引入五代線之初,上廣電與NEC達成協議,NEC收取上廣電銷售收入的3%作為提成——“上廣電的五代線幾乎從未盈利,以銷售收入計算提成,勢必會降低經營的毛利率,這也是上廣電不能承受之重”。 【病因3】 缺乏自主權 另外,日方和中方合作的緊密度也成為考驗之一。“盡管上廣電斥巨資在此次合作中占據主導地位,但在雙方合作中短板依然明顯。上廣電五代線的技術和專利全部從NEC引入,在技術和經營上對NEC依賴相當嚴重。”這種依賴讓大批鄭成這樣的中方技術人員也感覺受制于人,“后來上廣電的技術人才流失相當嚴重,主要是由于日方的主導力量過強,中方的技術人員總感覺‘無用武之地’。”說到這里,離開上廣電的鄭成有點失落。 “上廣電的最大問題是缺乏自有的技術和能力,其集團下屬兩個上市公司擁有眾多與外方的合資公司,合資的操作就是與外方合作買進技術,并沒有積極主動進行自有的操作和開發。”提起這一點來,鄭成唏噓不已。 2008年第三季度,一場突如其來的面板寒冬降臨。半年報還盈利5.05億元的京東方發布三季報轉虧,其第三季度虧損約3.97億元。京東方表示,由于面板業從6月份開始供過于求,第四季度公司將繼續虧損。 廣電電子2008年半年報中凈利潤虧損3971萬元,而此時行業寒冬尚未降臨。“從第三季度京東方開始轉虧,我們就預料到上廣電即將面臨極其嚴峻的局面,因為上廣電的五代線經營狀況比京東方差。”上述平板業內資深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正是由于急轉直下的行業局面,市場上平板價格被腰斬“一半”以上,行業巨頭紛紛報虧,大多數生產線停產或減產。嚴峻的市場形勢也成為壓垮上廣電經營的“最后一根稻草”。 【處置】 五代線資產處置是關鍵 “上廣電被托管,在我們的意料之內,又在情理之外。意料之內是,上廣電的經營確實已經相當困難;情理之外的是,此次沒有選擇上廣電的大股東上汽集團進行托管,而選擇了并不持股的上海儀電,意味深長。”上述平板行業的資深人士向記者表示。 上廣電的經營困境早有端倪,今年年初就有外媒報道上廣電拖欠上游供應商貨款無法支付。“銀行現在已經對其停止貸款,也不再提供擔保。”有平板行業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 “托管小組的首要工作應該是進入上廣電摸底,現在托管小組中大多數人員都來自上海儀電,首先進行的應該是負債盤點。”接近儀電方面的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上廣電本來就是上海儀電分出來的,這次托管可能釋放出一個信號,將由上海儀電來操盤上廣電的下一步重組,同時不排除上廣電回到上海儀電旗下的可能。” “下一步就只能靜觀其變,看市政府如何處理上廣電這塊‘無底洞’的資產——五代線。上海儀電接管此次任務有些‘不情愿’,因為五代線的工程投入太大,不妥善處理,會拖垮大家。”上述接近上海儀電的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 復旦大學平板顯示研究中心教授谷至華認為,應盡快對上廣電的五代線資產進行破產清算,“上廣電的五代線技術實力雄厚,生產能力較佳,如果盡快進行清算,清理掉負債和舊有的合同,就能搖身變為優良資產,找到新的接盤手相當容易。” 鏈接 上海電子制造業仍有機會 上廣電遇困,并不代表行業沒有機會。 儀電集團旗下為五代線平板生產彩膜的公司上海劍騰,年初開始停工,到現在都沒有恢復生產。“面板和彩膜的價格都腰斬一半,現在已經觸底,所有廠商都在等待行業回暖。”接近劍騰方面的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劍騰在行業高峰期時進入這個行業,在2007年也曾經歷過供不應求的階段,但行業這次復蘇需要時間。據記者了解,需要進一步資金支持的劍騰在等待時機。 儀電旗下的上海劍騰是最早開始進行五代線彩膜(CF)生產的企業,上廣電和富士也合資成立了一家彩膜生產工廠。“上海儀電托管上廣電后,如果對這兩條生產線進行有效整合,他們在上游配件的生產能力完全可以完善我國平板行業的產業鏈,這也可以帶給上海制造業更多機會。此前我們這塊幾乎為空白,對日韓的依賴性太強了。”谷至華認為。 上海電子制造業的新機會還在于宏力半導體和華宏NEC的整合。“2009年大陸液晶電視的銷量將達到1500萬臺至2000萬臺,這么巨大的市場,我們的產業鏈卻不甚完整。宏力半導體和華宏NEC整合后,完全可以在TFT-LCD控制和驅動IC方面大有作為。”谷至華向記者表示,盡管上廣電陷入困境,但經過本輪重整,上海的電子制造業依然有機會。
推薦閱讀
毫無疑問,即將到來的五一肯定掀起今年以來的第一個空調銷售高潮。而變頻空調的卡位大戰將激情上演。 無論是定頻空調的清倉大戰,還是變頻空調的卡位大戰,拉動銷售最有利的武器,都是價格。所以,五一將成空調行業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上廣電被托管如何處置五代線成紓困關鍵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9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