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電器總裁孫為民表示,Mediamarket與鴻海的合作消息,就像百思買進入中國一樣,雖沒有給蘇寧的銷售構成真正威脅,但公司確實會重視這一動向。他也強調,關鍵要看它在管理以及適應本土市場等方面的實力。
兩大巨頭的合作,或許讓百思買自有品牌的門店難受,因為它們的商業模式類似。而且,這個新來者同樣打算將總部與首店落在上海,且初期會以上海為核心進行布局。百思買公關人士則表示不便發表評論。
不過,百思買(中國)一年來的動作顯示出,它有著迫切的擴張欲望。在2006年首店落戶上海后,此前它雖然“蝸牛慢行”,但是去年卻一口氣開出6家門店,其中一家落戶北京。
這些門店正在悄悄適應著中國市場的真實需求。《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前天在該公司陸家嘴正大廣場店仔細觀察發現,其產品已由海外高端品牌為主延伸到大陸二線品牌,且價位開始平民化,比如多款筆記本不足5000元,部分手機價位更是與山寨機肉搏了。
而在完購五星電器后,國美、蘇寧對百思買的口氣已經大變。因為,這家公司已經實際控制著170家左右的門店,并且盤踞在中國富足的江南。
家電業研究專家、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前不久對《第一財經日報》強調,外資蜂擁搶奪3C零售業,中國絕不能失去對這一行業的控制力量。因為,作為流通業的關鍵分支,它關乎著中國整個3C產業的發展,影響產業結構調整,甚至制造業生存。
羅清啟強調,外資3C連鎖渠道初期仍會集中在大中城市,它們的優勢在于消費電子,本土企業這方面是軟肋。初期,它們會對大中城市3C賣場中的個體分銷產生巨大沖擊,而中國單純3C賣場中除宏圖三胞外,還沒有規模化連鎖企業。
不過,談及外資企業的動向,他表示,它們強化布局,也是一種無奈,海外零售業要持續發展,必須到中國來,“這不是一種可有可無的嘗試”。刺激內需的政策,尤其是3C產品下鄉后,更是讓中國成了渠道爭奪的焦點。
境外資本背景的3C連鎖零售商,在大陸確實也有失敗的案例,臺資背景的燦坤便是。2003年剛進大陸時,公司創始人吳燦坤曾聲稱,2004年要在大陸開160家分店,2009年在全國開1000家,只要10年,就可以成為世界級企業。但虧損三年后,它于2005年將大陸32家門店以1.4億元出售給永樂了事。
推薦閱讀
信息不通暢、價格不透明、質量不可靠以及貨源短缺、配送不到位等問題,使得家電下鄉在操作中面臨諸多尷尬。政府、廠商、經銷商、零售商以及消費者應共同努力,加大宣傳力度,完善監督機制,嚴把質量標準,簡化補貼手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鴻海牽手麥德龍 沖擊大陸3C連鎖渠道?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9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