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委日前發布,籌備已久的北京數字學校9月1日起正式開學。這是市教委在公共服務領域投入的惠民措施之一,該舉措對改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9月1日起,北京數字學校正式開通,北京市所有義務階段學生可以通過數字化平臺,任意挑選3000余名北京市級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及市區級骨干教師,“在家”為自己授課。
網絡技術改善教育資源不均問題
為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在市教委的統一部署與指導下,“北京數字學校”于9月1日起通過歌華有線高清交互平臺正式上線。市教委副主任羅潔表示,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北京數字學校是探索現實學校與虛擬學校無縫銜接的嘗試,具有首都特色的基礎教育公共服務新模式,已經納入《北京市中小學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和“十二五”教育發展規劃。
數字學校的上線令中小學教育資源走進互聯網,而長期以來在教育領域所面臨的擇校費、補習班、學位名額有限等造成的教育資源不均衡問題,有望通過網絡教育來緩解。通過網絡的低成本、無限時、共享性等特點,來解決現實教育中的教育資源不均問題。據了解,大型教育集團新東方、學而思等相繼開設了網絡學校。
網絡社區構建家長與學生交流平臺
市教委委員李奕告訴記者,在數字學校的頁面上,有類似時下社交網站的交流頁面。學生不僅可以通過網絡課堂記錄下自己的學習成果,還能通過站內信的方式和其他同學建立聯系。
數字學校還建立了一套統一身份認證系統,將用戶賬號與學生學籍卡綁定,學生只要輸入自己的學籍號和密碼就可以訪問名師同步課程資源,就可以與其他同學、老師交流、討論和共享資源。9月,因中小學入學的新生還沒有學籍卡,平臺提供統一的測試賬號,供廣大的學生、家長和老師體驗試用。
網絡工具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據了解,北京數字學校已經上線的應用包括課程點播、同步課程直播、互動英語學習等模塊。課程點播可以根據年級、學科、知識點或網絡點評分數選擇課程,也可以根據每周課程表安排選擇課程學習。同步課程直播是九個年級根據課程表統一安排滾動播出。
以互動英語課程為例,該網絡課程主要針對中小學生朗讀、聽說能力的培養需求,提供的一種基于互聯網,在家庭環境下進行英語學科朗讀、聽力、口語訓練輔導及評測的中小學生同步學習平臺。通過朗讀訓練、課本對話、單詞游戲、聽說測試、學習記錄與匯總等形式,使學生擺脫沉重、枯燥的作業任務,讓家長更科學地指導和幫助孩子學習,讓任課教師更科學、輕松地完成課程設計的改進工作。
在上線初期,每個年級提供一本教材供體驗試用。據北京市石景山師范附屬小學英語老師瞿麗介紹,自數字學校試播以來,有人對錄制課程中的互動性提出質疑,因為數字課堂打破傳統的師生面對面的教學模式。“不同層次的學生,我們都要注意到,平時我們面對的都是自己熟悉的學生,現在面對的是北京市所有的學生,同學們的理解水平參差不齊,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在課堂內容上做了層次性的改進,比如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我會要求他們能復述文章。”
構建優質資源共享機制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在公共服務領域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惠民舉措不斷。2012年以政府實事的形式為全市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學生和家長提供21個學科9500節數字化名師授課資源。這是在首都基礎教育邁向現代化,落實“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建設目標和創建世界城市、智慧城市的關鍵時期提出的一個重要舉措,也是北京市為轉變基礎教育供給方式,豐富基礎教育供給內容,改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做出新的嘗試和突破。
據透露,作為市政府2012年為民辦實事工程之一,北京數字學校未來還將按照市教委規劃擇時開放課堂在線和高中年級教育資源點播服務。下一步,市教委將進一步完善網上名師同步課程資源的種類和數量,關注來京務工人員子弟的學習生活,引進外省市的優秀教育資源,幫助由外地轉學而來的同學盡快適應北京的學習生活。商報記者 程銘劼
相關新聞
全球優質教育資源網絡共享
隨著網絡課程的逐漸推廣,教育系統正借助網絡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并隨之形成一種網絡化趨勢。近年來,國內一些網站上推出的由耶魯、牛津、哈佛等名校教師講授的視頻公開課正受到網民的熱捧。學生可借助網絡課程能方便分享世界優質教育資源,并且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在享受網絡教學帶來便利的同時,不少學生也期待未來的網絡課程能夠為學習者提供更多各類在線服務,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以更好地提高學習的便利性。
“下班之后我總是喜歡點開哈佛大學的視頻公開課,聽一些勵志的課程。因為工作的關系,對文化產業投融資非常感興趣,想進一步提升自己,也會借助一些專業的公開課提前自學為后面進高校進修打基礎,對我來說收獲很大。”剛剛從上海大學碩士畢業參加工作的盧緒玲現在在一家文化企業做文化產業投資,她想借助網絡公開課進一步了解這個專業的同時更好地提升自身在這個領域的專業水準。
盧緒玲告訴記者,在網站上能夠找到優秀的教學資源,這些資源為自己的學習提供了方便。
正如盧緒玲所述,網絡課程的確能讓優秀的教育資源共享。比爾·蓋茨曾經表示,將來互聯網上將可以找到所有最好的課程,遠遠超過任何一家優秀大學提供的課程。一組數據顯示,全球網絡培訓市場規模從2004年的230億美元增長到2010年的1000億美元,6年間增長了3倍多。而在中國,2012年網絡教育市場規模將達到723億元,網絡教育將在未來3年內再現熱潮。
目前國內一些知名網站都在推出網絡公開課,比如網易正式推出“全球名校視頻公開課”項目,網友可通過網易免費觀看哈佛、耶魯、牛津、劍橋等全球頂級名校的精品課程視頻。
“網絡教學是一種開放的、主動的、雙向協作的學習模式,采用提問、反饋、交流的教學方法,既生動形象、又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同時還具備學習資源豐富、學習內容廣泛等優點,必將成為未來教學發展的新趨勢。” 中投顧問文化行業研究員蔡靈分析表示。
網絡教育的推廣也得到了教育部的扶持。按照教育部的計劃,“十二五”期間,建設1000門精品視頻公開課,其中2011年建設首批100門,2012年到2015年間建設900門。
推薦閱讀
3D打印鮮肉、打印房子、打印比基尼,甚至打印F1賽車……這些新聞令人感到新奇和興奮。人們正期望3D打印這種神奇的技術能帶來“第三次工業革命” 。不過,中國此前并非3D打印技術的主要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北京教育資源走向網絡化時代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20903/83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