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各大汽車公司陸續公布2011財年業績,“誰是全球老大?”的爭論正在持續發酵。
根據最新消息,通用汽車去年全球總銷量達902.6萬輛,在2009年破產保護之后不到3年內,再次成為全球銷量最高車企,大眾816萬輛超過豐田成為全球第二。
數據一經公布,業界輿論大嘩。由于通用把上汽通用五菱的130萬銷量納入其報表,根據國際會計準則,只擁有上汽通用五菱44%股權的通用,不能把前者數據納入自己麾下。雖然通用號稱重回全球第一,在業界眼里,真正可怕的是大眾系。
2006年大眾汽車董事長文德恩首次宣布“2018年稱霸全球”的戰略,并把競爭對手瞄準豐田。在文德恩看來,豐田不僅是當時全球老大,而且在汽車下一輪的新能源競爭中,豐田依靠成熟的混合動力技術已經搶得了先機。
目前大眾跟通用全球銷量只差不到90萬輛,而且這是在通用把只占44%股權的上汽通用五菱130輛銷量納入財報的背景下的差距。業內普遍認為,手握九個品牌的大眾成為全球老大,只是時間問題。況且整個大眾系正在圍繞電動車,在新能源戰略上全面對標豐田。
布拉格宣言
1月10日,布拉格當地時間下午三時。斯柯達汽車全球總裁范安德博士在斯柯達總部召開的全球媒體新聞發布會上,首次公布斯柯達電動車戰略“E-Line”。在去年上海車展上亮相的綠動版明銳電動車將在捷克進行試駕,測試車隊會為電驅動技術在汽車領域的發展提供重要參考。
這也是范安德從大眾中國區總裁調任斯柯達一年后首次公開露面。“綠動版明銳電動車充分展現了我們品牌的價值,既展示了車子高效移動性,又達到了我們保護環境的目標。它充分展示了我們在電動車領域的先進技術,是我們整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里程碑。我們在這個領域的研發工作是與上海大眾共同合作的。”
在介紹完電動車發展的前景后,范安德話鋒一轉:“就在前不久,中國政府也開始發展混合動力技術,這是個重要信號。”
據范安德透露,斯柯達電動汽車的批量生產預計將在2014年上市。斯柯達目前已經成立了一個專門研發電動車的部門,聘用了22名專業工程師開發量產車型。2011年下半年,斯柯達已經對10輛明銳(combi)電動車原型車進行了路試。該款車一次充電可行駛150公里,最高時速可達135公里/小時。
由中國鼓勵發展電動車政策引起的電動汽車開發,正在倒逼全球汽車巨頭從觀望轉為跟進。2009年大眾提出名為“藍驅(Drive blue)”的電動車戰略,開始純電動車和油電混合動力技術兩條路線的研究。斯柯達E-Line正是大眾這一戰略的延續。
蹊蹺的是,大眾早前提出模塊化戰略后,大眾和斯柯達,甚至西亞特品牌之間平臺技術共享,已經成為大眾集團董事會的共識,電動車技術也不例外。此時范安德突然提出獨立的電動車戰略,意欲何為?
記者把“斯柯達‘E-Line’和大眾電動車戰略‘Drive blue’有何區別”的問題拋給范安德,得到的回應是“我們還是有區別的”,具體區別沒有介紹。
電動車提上日程
一直以來,外界以“平民版大眾”稱呼斯柯達。根據文德恩2018全球稱霸戰略的要求,大眾屆時除了要全球年產銷量達到900萬輛以上,品牌、技術等層面也要提高一個檔次。
在技術的大眾、科技的奧迪的定位已經得到認可后,斯柯達如何跟上大眾集團整體的發展要求,是范安德新官上任后首要考慮的問題,范安德并不滿足于大眾跟隨者的角色。有人評價——布拉格希望發出自己的聲音。
日前,記者前往大眾中國總部拜訪斯柯達中國區總裁馬克思。“你對電動車發展怎么看?”馬克思上來就問。
得到“一旦中國政府同時鼓勵發展混合動力技術,純電動車的商業化恐怕要延后”的答案后,馬克思回應得很干脆,“不管全球其他汽車公司有什么動作,我相信大眾有自己的戰略步驟。電動車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就提出來了,在歐洲,混合動力和電動車技術主要在價格和服務上有空間,改進技術和服務符合用戶需求,中國也一樣。”
去年12月10日-11日,斯柯達混合動力昊銳進行了中國路測,從上海至北京一箱油跑了近1300公里。這讓馬克思興奮了好一陣子。豐田已經占領中國混合動力輿論制高點,混合動力版昊銳闖過技術關,將給大眾系下一步反撲做準備。
斯柯達號護衛艦
范安德宣布“斯柯達計劃兩年內量產電動車”,混合動力也在同步商業化,目標顯然不是為了多賣幾千輛車。提高斯柯達品牌知名度,同時全面推動傳統發動機車型銷售,喚醒這個一直不溫不火的捷克汽車公司,才是他的真正意圖。
2011年斯柯達全球年銷量僅有80萬輛,其中中國22萬輛,只在歐洲部分地區和中國銷售。2011年大眾集團高端品牌奧迪年銷量已經超過100萬輛,作為一款量產平民車,斯柯達的定位跟規模遠不成比例。
如果說大眾品牌是整個大眾汽車的旗艦,斯柯達則是護衛艦,在大眾模塊共享戰略指導下,斯柯達如能從現代、通用、豐田等直接競爭者手中搶到更多市場,會大大減輕大眾品牌的壓力,所以誰掌舵斯柯達至關重要。
這也是為什么文德恩把范安德,從大眾全球業績最好的中國區調到捷克的原因。在文德恩眼里,范安德無疑是帶領斯柯達走出捷克的最佳人選。
范安德在大眾內部以鐵腕著稱,要讓斯柯達走一條獨立的途徑,在他看來必須確定更清晰的市場定位——西亞特是熱情與奔放,斯柯達是靈活和性價比,大眾是更高一級的家庭車。
馬克思告訴記者,“斯柯達在大眾集團不是技術上最強的品牌,但是性價比最好的,我們還有很大提高空間,斯柯達定位就是性價比高,能給用戶提供很好使用空間的家庭用車。”
因此范安德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斯柯達LOGO改了,新標更簡潔和年輕。2011年年中,為呼應大眾董事會提出的2018年稱霸戰略,范安德提出了斯柯達2018年戰略。該戰略的核心內容是:屆時全球年銷售達到150萬輛,依托著富有傳奇色彩的中歐品牌的成功崛起,斯柯達汽車重點將在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等最具活力的市場的擴張。
馬克思“中國說”
讓斯柯達符合汽車越來越年輕化的消費趨勢,跟上現代、日產、通用等公司在中國的步伐,是范安德的兩點重要部署。“中國業務是斯柯達成敗,也是大眾集團業務結構是否平衡的關鍵。范安德最看重的也是中國業務。”斯柯達相關人士透露,范安德上任后對馬克思的支持確實很大。
推薦閱讀
這是無法回避的事實。 當每年一次的消費者維權日即將來臨時,一場全國性的運動,會再次引發意想不到的喜悅與憂傷。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消費市場,在這場運動中,誰會成為哪個萬眾矚目的對象,現在還不得知。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斯柯達向何處去:范安德遙指電動車與中國區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307/37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