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鴨先知。
在郭樹清的系列新政中,場外市場是熱點之一。面對誘人的制度紅利,創投們的觸手早已伸出。
“兩會”期間,郭樹清對場外市場建設的最新表述是:場外市場一定會推,相關實施方案的時間表待定。這跟年初郭樹清在證券期貨系統監管工作上表述的“以柜臺交易為基礎,加快建立統一監管的場外交易市場”的定調基本一致。
其間,郭樹清對《人民日報》專訪中也提及多層次體系建設中場外市場的架構設計。其中提到“要重點考慮知識和技術創新型企業、現代農業企業、小型微型企業的特征,做出有針對性的制度安排”。
隨著場外市場建設的推進,創投們開始瞄上“中小微”企業。
每一次制度的創新,都會帶來相應的暴富機會,在新三板發生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
新三板盛宴
作為國內場外市場的雛形,歷經6年的新三板無疑是創投機構“造富”的聚集之地。
截至2012年3月9日,新三板先后已有107家企業掛牌。其中久其軟件(002279.SZ)、北陸藥業(300016.SZ)、世紀瑞爾(300150.SZ)、佳訊飛鴻(300213.SZ)、紫光華宇(300271.SZ)5家新三板企業已成功“轉板”中小板或創業板,除佳訊飛鴻外,其余皆早在2006年就登入新三板。
而對于早期投資“轉板”企業的創投機構,亦獲得了頗為豐厚的回報。
首家新三板“轉板”企業久其軟件于2009年8月11日登入中小板,但其股東多為“元老級”公司自然人,創投機構并未提前入股而無緣第一場“轉板”盛宴。
久其軟件發行價27元,發行市盈率為36倍,其股價首日大漲108.48%,而一年之后的解禁期,仍較其發行價有70%之上的漲幅。
創投錯過了久其軟件,但是沒有錯失北陸藥業。
北陸藥業的創投機構頗具實力,為北京國資下屬企業北京科技風險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科技風投)。
北京科技風投注冊成立于1998年,注冊資本為4.65億元,專門對高新科技企業進行投資及投資管理和咨詢,其股東為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持股62.37%)、中青創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26.88%)、北京市海淀區國有資產投資經營公司(持股10.75%)。
其實,北京科技風投為北陸藥業最早(1999年)的發起人之一,而北陸藥業上市后,北京科技風投持有其1434.65萬股,占比14.46%。
作為首批創業板上市企業,北陸藥業首日大漲99.32%,對應北京科技風投的持股市值達5.11億元;截至2011年末,北京科技風持股2292.48萬股(除權后),比例達15.01%,持股市值仍約有2億元。
世紀瑞爾不僅僅是國有創投的盛宴,“草根”創投亦掘取了一桶金。
除國資背景的國投高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參與2009年世紀瑞爾定向增資外,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啟迪系”創投扎堆入股,包括北京啟迪明德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啟迪明德)、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啟迪中海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啟迪中海)各認購100萬股、100萬股和214.86萬股,對應出資額為435萬元、435萬元和934.65萬元。
啟迪明德與啟迪中海的實際控制人為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
其實,啟迪中海早于2006年11月以4.8元/股的價格投資了世紀瑞爾75萬股,合計360萬元。
世紀瑞爾登入創業板后,三只“啟迪系”創投基金所持股份最大的賬面價值達3.62億元,是其合計入股成本2164.65萬元的17倍。
但無奈的是,“啟迪系”創投的限售期達3年,截至目前,對應的持股市值已縮水至1.12億元。
據統計,“啟迪系”創投在新三板投資的掛牌企業除世紀瑞爾外,另有聯飛翔(430037)、諾斯蘭德(430047)、德鑫物聯(430074)。而目前“啟迪系”還包括啟迪匯德創業投資基金。
除了前述5家已成功“轉板”的新三板企業外,博暉創新(430012)也已于2012年2月28日通過了證監會創業板發審會。
同時,世紀東方(430043)、安控科技(430030)、東土科技(430045)已暫停報價轉讓,證監會已受理其在創業板IPO的申請。另據國聯證券統計數據,康斯特(430040)、中海陽(430065)、金和軟件(430024)“轉板”亦獲股東會議通過。
這些“轉板預備隊”中,亦不乏眼熟的創投機構。如投資神農大豐(300189.SZ)的深圳紅嶺創業投資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紅嶺創投)亦現身世紀東方。
據悉,紅嶺創投于2010年上半年通過中關村交易報價系統以5元/股價格入股300萬股,若世紀東方成功發行,紅嶺創投亦能再下一城。
相比漸入創投“豐收期”的新三板,稍晚建設的地方OTC市場或還時機未到。
于2008年開業的天津股權交易所目前已有137家企業掛牌(超過新三板107家),但還未有一家企業順利“轉板”;而雛形剛現的重慶、上海的柜臺交易市場則更沒到“收割”季節。
誰將是主力軍?
隨著場外市場的火熱推進,創投們對該市場充滿期待。
有熟悉場外市場人士對記者稱,“成熟發達的資本市場,場外市場應該是規模最大的,而國內恰恰相反,場內市場(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占了99%,而場外市場發展嚴重滯后。”
對于場外市場的投資機會,上海一家創投機構的高管表示樂觀,“未來10年隨著國內場外市場的建設,地方OTC平臺的建立以及配套政策的落實,對掛牌中小企業進行風險投資規模也會水漲船高。”
“目前全國場外市場如何建設尚不明朗,但對于提前布局的創投機構一定有資源積累優勢,政策條件一旦成熟就有機會成為場外市場的主力軍。”前述創投機構高管如是表示。
其實,經過新三板6年的發展以及目前地方柜臺市場的逐個起步,一些場外市場的創投機構已成了“老面孔”。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在新三板的定增項目中,一家機構參與兩個或兩個定增項目以上不下20家,如上海寶亨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參與了鼎普科技(430036)和中海陽(430065)的定增。
而遼寧中鼎企業發展股份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遼寧中鼎)涉足中訊四方(430075)和首都在線(430071)、中海陽等項目。
值得關注的是,北京金慧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金慧豐)和北京慧識金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慧識金)經常聯手出戰,如投資鼎普科技和首都在線,而單獨出現的項目有中訊四方、現代農裝、中海陽、東寶億通等。
推薦閱讀
24個月的負利率時代終于結束了。 3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月份主要經濟數據,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3.2%,較之1月份的4.5%大幅回落,低于3.5%的機構預期,也低于3.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更重要的是上一次負利>>>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場外市場升溫 創投爭奪“制度紅利”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312/39419.html